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莫生氣!你不教,他不會/徐海娜

時間:2018-03-09 03:15:51來源:大公網

  為人父母,常常有一種想像,覺得孩子懂事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而忽略了對孩子學習每件事的過程之關注。因此在孩子的行為與自己的期望之間有落差的時候,父母們常常忍不住要再三地批評責備,乃至暴怒。

  有一天,小文的媽媽和孩子一早就約定,放學後帶他去圖書館。然而到了放學時間,媽媽卻怎麼也聯繫不到小文,小文的手機一直處在關機的狀態,難道是發生什麼意外了嗎?媽媽在焦急中想到,小文在學校使用的手提電腦也是可以接收信息的,於是立即發信息,小文這時才回應了。他說放學後和同學在研究一個題目,所以沒來得及開啟手機,並且需要媽媽再多等二十分鐘。

  媽媽非常生氣,怒斥小文沒有遵守約定,也取消了當天的圖書館之行。媽媽忍不住怒氣,不停地批評小文,小文只有不停地道歉。

  作為小文媽媽朋友的我,事後和小文談心,問他,是不是忘了和媽媽的約定?他卻說,一直沒有忘。但是由於放學後,另一位同學邀請他一起解決一個有關電腦的問題,就耽擱了。我又問他,是否知道等待中的媽媽會擔心和焦急呢?他回答說,知道媽媽在等他,就是沒有多想一層,沒有想到媽媽的心情。我再問他,那你是否想過,應該先和媽媽通個電話呢?他回答說,本來也想到要給媽媽打電話的,可是在學校裏規定不能用手機,他擔心手機拿出來,會被同學搶去或被舉報給老師。他雖然知錯,卻仍然很困惑,不知道該怎麼同時處理媽媽的要求和同學的請求。

  簡單三問,讓我明白了小文為什麼會犯錯,他是真的不知道當時應該怎樣做。

  假如小文的媽媽當時不是被憤怒衝昏了頭腦,她應該能教給孩子更多的東西,小文就會知道正確的方法是,先告訴同學,因為與媽媽有約在先,所以需要先和媽媽聯繫一下,如果在校不方便用手機,可以用電腦!

  成人也常常犯錯,何況是孩子。有些事情,你不教,他是真的不會。在管教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往往會令父母子女雙方均得益。不妨再來看一個情況相反的事例。

  有位幼稚園小朋友樂樂,媽媽為他報了一個興趣班,才去了一次他就不想去了,到該上第二次的時候,乾脆頭一天就開始哭。媽媽就問他為什麼,他哭了很久之後說,因為不想做工作紙。媽媽又問,是因為工作紙內容太多嗎?他說:「我想把工作紙拿回家做,不想在課堂上做了」,接着又開始哭。

  媽媽猜想了各種可能之後,又試着問他:「課堂上,有的同學做得比你快,或者你不會做的題目,別人做出來了,是嗎?」說到這裏,樂樂極盡委屈地大聲哭起來。隨後,他嗚咽着說:「我不想看到別人會,而我不會。」

  等他哭得差不多夠了,媽媽把他的感受復述了一次,然後告訴他三件事:每個人都有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還有每個人都是要隨着自己的努力,才能慢慢看到進步的,也不需要去和別人比較;最後無論他表現怎樣,都是爸媽的寶貝,遇到任何困難,爸爸媽媽都會和他一起想辦法。

  都說要探究兒童行為背後的原因,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樂樂媽媽很慶幸沒有簡單的應付了事,或者強硬地要求他去上興趣班。一個有耐心和對兒童有洞察力的媽媽明白,好多事情,大人不教,孩子不會。所以當我們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意的時候,真的不需要生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