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長江江鮮宴/陸小鹿

時間:2018-03-08 03:15:34來源:大公網

  春節假期,去江蘇南通度假,友人帶我去長江邊品味了一席江鮮宴,回滬已逾一周,唇齒仍念念不忘。

  南通位於長江之北,擁有數百公里的長江岸線,得天獨厚的「黃金水道」使它飽享長江之賜,叫得出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江鮮品種多達幾十種。友人擇了園博園裏的梅林春曉餐廳,她說:「這是南通城裏風光最美的江鮮館。」

  果不其然,梅林春曉位於南通馬鞍山的半山腰,是一處亭閣相連的臨江建築,依山伴水,院內曲徑迴廊連接七個亭閣,有江南園林之感。早年,這裏是清末狀元張謇所建的梅宅。

  最讓人驚喜的是,梅林春曉還設有露天餐位,此處江面開闊,正是觀賞江景的最佳之處。站在亭台護欄旁極目遠眺,秀麗的長江風光一覽無餘,好美啊!友人像是懂心術,預訂的便是亭台上的露天餐桌。「美景配美食,一口江鮮,一眼江景」,吹着江風吃江鮮,這才叫沒有虛度人生好時光。

  梅林春曉的招牌菜是長江四鮮,在梅林春曉點餐區,可以看到許多魚缸,各種江鮮分門別類在各自的魚缸裏游動,品種繁多,形如一個小型水族館。在許多魚缸中,我注意到一種樣子長得很萌的魚,看過標籤才知道,那粗略一看像隻球的圓鼓鼓的魚原來就是河豚魚。

  河豚魚的大名我是早就知道的,別看樣子萌,但是它有劇毒。為什麼有劇毒還有那麼多人禁不住誘惑要吃它?只因它的肉質實在太過鮮美。據說,豐臣秀吉因為有太多武士死於河豚毒,國力削弱,甚至頒布禁食令:吃了河豚甚至會被沒收家產乃至拘留。當然如今,河豚魚基本靠人工養殖,毒素下降,吃起來就無礙了。友人點了盤「紅燒河豚魚」,最值得一嘗的是河豚的魚皮,嚼在嘴裏滑溜溜的,帶着凸凸的小刺,口感很奇妙。但這種小刺不是魚刺,是河豚魚皮上的,是完全可以吃下去的。與紅燒河豚魚同時上桌的還有一盤米飯,米飯是特地讓客人用河豚魚汁泡着吃的。我用湯勺盛了幾勺紅釅釅的湯汁,攪拌進米飯,果然好吃,不用配菜就可以吃下好多飯,怪不得河豚魚位於長江四鮮之列,的確不負盛名。

  長江四鮮的老大是長江鰣魚。友人點了盤「花雕蒸活鰣魚」,一條重約三斤的長江鰣魚,卧在香氣四溢的花雕酒中,用橢圓形的白色魚盤端將上來,魚肉細嫩、鮮美。想起張愛玲曾經說過她有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才女的第二恨即和鰣魚刺有關。確實,鰣魚刺不算少,但我吃着吃着轉而又想,刺多也未嘗盡是壞事,因為刺多,沒法囫圇吞棗,反倒可以放慢節奏,細細品味,這算不算才沒有辜負鰣魚的鮮美之味?

  長江四鮮還有野生鮰魚,突出江鮮最正宗最原味的烹飪方法就是清蒸白汁,梅林春曉烹飪鮰魚用的正是清蒸白汁方法,這樣就較好保存了鮰魚的原味。鮰魚屬長江水產珍品之一,不但味美,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更關鍵的是,它既沒有鰣魚刺多,也無河豚之毒素,用東坡居士的話來說,就是「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

  行文至此,大約有讀者會發問:長江四鮮裏還有一鮮是什麼?它叫刀魚,因為身形細細長長,向後漸細尖呈鐮刀狀,故得此名。長江刀魚最豐腴的季節係清明節前,春天是吃刀魚的最佳時節,因而冬日江鮮宴便無緣刀魚的身影。不過不要緊,沒有刀魚,梅林春曉還有很多其他的江鮮可以代替,印象最深刻的是,友人那天還點了一盤長江雜魚,各種叫不出名字的長江裏的小魚混在一起,配上紅辣椒,綠青椒,白蒜頭,那味道啊,真是鮮得眉毛要掉下來。

  由此可見,一頓美味的江鮮宴,不但食材要新鮮、豐富,烹飪方式也是考驗大廚技能的一道難題,不同的江鮮得採用不同的烹飪方式,中國美食真是門大學問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