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路上,常會聽到各種故事,更可聽到有關宗教的傳聞與神跡,它們該屬宗教文化或民間文化。歷史文化則必須有事實記載、考古實物的證據支持。
西北遊結合了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當下在內地很火,報團常常爆滿,團費更是隨時上漲的海鮮價。那些團地跨甘肅、青海、寧夏三省區,涉及若干景點,不少與回族、藏族信仰的伊斯蘭教、藏傳佛教有關。導遊一路的介紹資料,有的有史書根據,有的有宗教文獻記載,也有的僅是經過演繹的民間傳說。
漢武帝時代通過征戰,把河西走廊收歸大漢版圖,其中建立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這一帶的征戰以及統兵抗擊匈奴的大將衛青及霍去病的史跡,史書上都有記載。二十三歲就去世的霍去病,其青年英雄的形象,近年被拍成了電視劇,在中國影響甚廣。這個人及過往的戰績都是史實。
關於「酒泉」一名來歷,我更相信是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創作。話說漢武帝為打敗了匈奴的霍去病祝捷,賞賜了幾罎好酒。霍去病召集將士,圍坐肅州一口清泉旁,當眾將好酒倒進泉中,下令大家暢飲。將士便以頭盔當作酒鼎,舀酒痛飲,原名肅州之地,改名「酒泉」。
旅遊一路,聽着這些真真假假、虛實相融的介紹,也是一種腦洞大開的享受。
在青海塔爾寺,有藏傳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出生的一些遺跡和故事。他是達賴與班禪制度的創始人,佛教理論家,在教內享有至高地位。這些都是經得起查證的歷史文化。
寺的來由,則傳說宗喀巴成年後在外傳法講經,其母託人捎去一綹白髮,告知年事已高,盼兒回來一見。宗喀巴重任在身無法從命,便以鼻血書寫一書,說如能建一座塔,便如同見到他本人。其親人及信眾便用石片壘堆起一座蓮花塔,後才建成廟宇。
這些便屬宗教故事了,篤信的都是信徒。遊客信或不信,與自身的教育、宗教背景大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