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二月十四日,乃西方情人節。然而,中國情人節,卻是以昨天過去的三月二日─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代表,這大概因中國人比較含蓄,情愛之事不直接說明。
古時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各地會舉辦賞燈會,少男少女可出外郊遊玩樂。
辛棄疾的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元夕》)膾炙人口,正是寫有關元宵的慶祝活動。
其實,元宵節本意是慶祝新一年春天來臨,大家祈求健康平安,為何又會與情人節扯上關係呢?
這緣於古時「男女授受不親」,女子「三步不出閨門」,古人對於女子的規禁甚嚴,女子不可隨意外出,只有每年一度的元宵節,方可以出遊賞燈呢!元宵燈會正好給予少男少女互相結識的機會,少男少女互送盈盈眼波,合眼緣的放下拘束,不禁脈脈互訴心曲,濃情蜜語,彼此締結終身大事。因此造就了不少姻緣美事,元宵節亦被認為是代表中國的情人節了。
我的寶貝閨女,雖非在元宵燈會結識她的另一半,但在遊學交流會結識並相知相交,情花開、心印心;有情人終成眷屬,二人心有靈犀,同選了元宵後共諧連理,美哉善哉!
歲月如梭,乖女出閣,我為新嫁女兒上頭前夕,賦贈祝福詩歌《梳》:
時間為我的臉容梳妝,梳出額角的皺紋
雨為樹梳頭,梳得葉子綠油油
風為海梳頭,梳出水波光粼粼
雲為天梳頭,梳出彩虹明燦燦
陽光為窗子梳頭,梳得窗花點點亮
我在窗下凝思思,
筆為稿紙梳頭,梳出思緒字連連
我為出嫁女梳頭,
梳出幸福心印心,梳得日子暖融融
想那春宵月老為人生有情長路梳頭
梳得天地片片銀,梳得夫妻同心利斷金
梳得日子永結伴,情長意綿綿!
女兒,詩中寄寓我深情心思,是父母給您摯愛的禮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