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很多八十後、九十後的內地孩子,想必是聽着這首歌長大的。在很多連環畫和小人書上,天安門也總是和一個圓圓的太陽一同出現,這構成了許多人對天安門最初的想像。
對於很多內地人來說,如果中華大地上有一個地方一定要去,那麼一定是北京天安門。這裏經歷了太多的風雨滄桑,也見證了太多的歷史時刻。穿過天安門樓,就是故宮,明清百年歲月,幽幽藏於城樓。
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但很多人來北京,未必會去八達嶺。但天安門,那是一定要去一趟的。很小的時候,在外婆相冊裏看到一張她與天安門的合照。老照片裏的外婆年輕漂亮,笑得開心極了。聽外婆說,在那個年代,一生能來到天安門,是莫大的榮耀,無上的光榮。
小時候的我也因此對天安門產生了朦朧的嚮往。第一次來北京,是跟着家裏人旅遊。小小的我來到天安門觀升旗禮,禮畢之後,用傻瓜相機留下了第一張與天安門的合照。那時候,覺得天安門無比雄偉,大大的天安門,在日出的薄光中,熠熠生輝。
第二次來北京,是代表學校來參加一次會議。參會地點在人民大會堂,散會後,自告奮勇地當導遊,帶着幾個沒來過天安門的同學,一路溜達到天安門,在外金水橋,用數碼相機留下了第二張合照。
去年,因為出差,再次來到北京。到北京的第一個晚上,就沿着前門大街,一路走到了天安門。我站在外金水橋,望着城樓許久許久。不知是否因為自己長大了,覺得天安門沒有記憶中那麼大。夜裏的天安門,燈火通明,仍是那麼的金碧輝煌。
「我終於來到天安門了!」儘管已是夜晚,周圍還是有一些遊客不願離開。那天夜裏,有幾位遊客請我幫他們拍照,我接過他們的手機,點擊屏幕按下快門,幫他們留下了第一張和天安門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