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十五,這個紅紅火火的年就徹底過完了。在外打拚的游子,又踏上了遠行的征程,伴隨他們的,一定有一隻行李箱,行李箱裏,一定裝滿各種家鄉特產,那是一份沉重的鄉愁。
最近,一組圖片火了。網友紛紛曬出自己離開老家時滿滿當當的後備車廂。大米、蘋果、臘肉、豆瓣、泡菜、乾糧……「每次回家,後備箱都塞不下」,「我媽大概給我準備了一年的口糧」,「媽媽好像很怕我一個人吃不好」……滿滿都是父母的牽掛和兒女的不捨。
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驗,每次回家,父母總會提早給我準備行李。冬天的臘肉,夏天的菌子,中秋的月餅,剝好的核桃,剁好的辣椒……每次離開家,我的行李總是滿滿當當,總是超重。
但一個人在外生活,做飯的時候少之又少,從家中帶來的食物總是浪費掉。因而有時,難免對父母不耐煩,說太重路上提不動。父親一改平時的威嚴,總是耐心安慰我:「路上忍一下,這些都是好東西,能吃上幾頓方便健康的也好。」
有一回,我的箱子壞在半路上,只好租了一個臨時推車,將行李推着過關。事後在電話中和父親抱怨後,他自責地說,都怪我,都怪我。
下一次回家,父親就更糾結了,恨不得將家裏所有好吃的都給我帶上,但又怕行李太重,我在路上辛苦。
有次父母來看我,發現他們特意買給我的蟲草發霉了,也不忍心過分責怪我,只輕輕說了幾句,可惜了,可惜了。我默默聽着,心中更加不是滋味。那時真是不懂珍惜。
年齡越長,看過了一些世事無常,更加懂得要珍惜父母和親情。這次回港,父母又給我準備了一箱子的臘肉、香腸和辣椒。學習愛父母,今年,要從不浪費他們的心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