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烽煙四處,仍可跳舞/楊 騏

時間:2018-02-28 03:16:18來源:大公網

  Dancing and moving forward even if your heart would be broken. ──有位跳舞的朋友最近和我分享了這樣一句話。沒有任何繁複的修辭,卻表達了最熱切的盼望。讓我想起五年前在美國留學時買的一串項鏈,那上面有四個小銀環,分別刻印着一個短句:

Sing like no one is listening to you.

Dance like no one is watching you.

Love like you have never been hurt.

Live like today is your last day.

  因為實在喜歡這項鏈,就入手了兩條帶了回來,一條自己戴,另一條送給了某個重要的人。後來自己那條不知為何找不見了,而送出去的那條我猜想也是同樣的命運吧。時間久了也就逐漸忘記了當初花那個錢時的心思了,只有這四句話還隱隱浸在記憶的暗房,等待合適的藥水在合適的時機將它們沖印出來,而沖印出來的效果卻也因藥水的質素、時機的把握而不盡相同……

  那些熱切的盼望,未來某天回首再看,引發這些「盼望」的緣由或許已經不得而知,但那「熱切」的心情卻會留下來。

  跳一支舞也是。我想起本地著名的女舞者梅卓燕,記得那是一個年尾,我去看了iDance舞蹈節的演出,梅卓燕跳的是《遊園驚夢》,這齣舞碼是她二十六歲時所編排的第一支獨舞,三十年後的如今又再度搬上舞台。

  她說,這支舞,她要跳到八十歲。

  好一齣《遊園驚夢》,伴着蘇州評彈的迤邐,躊躇於燈影下的是一襲黑色旗袍的梅卓燕,手中開闔反覆的黃金紙扇,似是一粒粒休止符,叫人懸空起理與智,跟隨白先勇原著小說中的人物一起沉溺,跌入情緒的深淵。

  一面長身落地的鏡子,鏡面上的是小梅停頓起落的舞步,鏡面外的是對一己命運的困惑與掙扎,真身與虛像、自我與他者、現世與幻景、生離與死別,一步步,一段段,人生如戲。

  《遊園驚夢》,二十六歲的梅卓燕就跳了,四十多歲她又跳過,直到現在五十多,再次跳這支舞,又沉澱出了不同的況味。不過二十分鐘上下的一支舞,卻留下長久的詠嘆……   喜歡她這樣一直保持「正在思考」的身體,時間在舞者的身體上留下的傷病,也能在她不斷修煉的思想中開出了新的結果。

  無論如何,都是要跳下去的,連同那份熱切的心情一起跳下去。正如陳少琪寫過的歌詞:烽煙四處,仍可跳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