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美國小鎮的憂傷/楊勁松

時間:2018-02-28 03:16:17來源:大公網

  奧斯卡近年熱門影片風格往往分三類:一是寫意風格創新,如去年的《愛樂之城》,今年的《忘形水》也屬於此類;二是現實主義寫實風格的美國故事,去年獲獎的《海邊的曼徹斯特》很典型;三是歐洲特別古典主義題材,如《國王的演講》、《鐵娘子》等英國王室題材、二戰題材影片。

  顯然,今年獲得六項提名的《廣告牌殺人事件》屬於第二類,也是美國小鎮的憂傷故事,缺失的親情在憂傷中彌合。《海邊的曼徹斯特》是喪兄的弟弟與侄子的選擇,如水般的清冷中湧動暖流。《廣告牌殺人事件》則是喪女的母親的抗爭,影片是團火,在躁動中面對抉擇。該片是英國導演Martin McDonagh的原創劇本,他以一九八七年美國股災後為背景,不安與挫敗,是影片人物的基調,失去女兒的母親在女兒遇難的地方,買下三塊廣告牌譴責警方破案不力。三塊巨幅廣告牌寫實又寫意,而將廣告公司與警察局隔街對望,則是編劇刻意營造的高度戲劇性。影片出現兩次縱火,一是火燒廣告牌,二是火燒警所,對稱的戲劇衝突又建構了暴烈影像風格。Frances McDormand呈現的母親是中性風格,而她的追求者則是一位侏儒,這種反差又是外化的戲劇指向。《海邊的曼徹斯特》是靜水深流,《廣告牌殺人事件》則反之,導演意圖直截了當,因而就缺失了一種韻味,所以我認為此片水準一般,未達到什麼高度。

  在奧斯卡六項提名中,該片最有可能獲獎的還是最佳女主角與男配角演員獎,還有最佳原創劇本獎。Frances McDormand塑造的母親情感充沛,從燥熱走向平和,頗有層次,是最有力的競爭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