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紅海行動》昨日起在港上映 資料圖片
久不在內地過年,對久違的賀歲檔又重新開始有了好奇。如果說,看《唐人街探案2》給我的最大感受是意外,那麼看《紅海行動》的最大感受便是震驚了。從《湄公河行動》到《紅海行動》,兩部電影,足以證明,林超賢導演天賦驚人,也足以證明,國產電影也是可以有比肩世界級的佳作的。
看網上不少網友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無氣點」。這三個字,我認同卻又不認同。認同在於我清楚明白,大家對看這部電影的感受,因為我也一樣;但我也不盡認同,因為我清晰地記得,這兩個小時中我的呼吸心跳都不僅僅是「無氣點」可以形容的。走出影院後的,感受着微風漸起。吹動髮絲飛舞,好想找一個地方抱頭痛哭一場,卻又怎麼都哭不出來於是乎風中凌亂,不知所措,反而明白了,五月天創作《倉頡》時的心境,一種用盡所有,圖騰與文字都無法表達的情境。
本以為度日如年,都是難捱的話語,卻沒想到,我會將這個詞放在這部震驚我的電影上。銀幕上的每一次戰爭,恍如一場夢;每一次夢,又恍如隔世,我在角落中坐立不安,感受着一槍一彈的殘酷與熱血,在迷茫與重生中不斷穿越。
一開始購票時,還心想為什麼比大年初一首映當日還要貴呢,可是兩個小時下來,突然覺得,這票價,再翻數倍都值。影片最開始,中國海軍抗擊海盜,蛟龍出海,揚我國威,用真槍實彈展現着一種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感,他們部署有力,作戰有序,影視熱血沸騰,而我不明覺厲。默默下淌的淚水,不斷噴湧,卻不知道原因在何。本以為整部電影就在這種影視化的自豪感中度過,卻不知後面的劇情竟讓我忘了自己是誰,又來自何方,所為何事?讓我忘了如何哭泣,如何呼吸。
或許是影片中令人感動與震驚的畫面太多,帶給自己的情緒太過於豐富,讓我下一秒忘記了自己當下有着何種感受。反而是這點,讓我又找到了曾經看《肖申克的救贖》時的陌生與熟悉感。那是一部看了這麼多年,看了這麼多遍,到現在還是不知道應該用怎樣的文字去記錄它的影片,而《紅海行動》,亦是如此。
一直以為好看的電影,是可以讓人感動落淚的,直至今日才知道真正的電影是會讓觀眾忘記哭泣的。之前並不知林超賢是誰,可《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兩部電影,就奠定他在電影界舉足輕重的存在。都是撤僑行動的題材,不少人都會拿《紅海行動》和《戰狼2》相比較,就我個人感受而已,《戰狼2》帶給我的更多的是一種家國情懷,而《紅海行動》更讓我感受到軍人的強大與勇敢。
賀歲片最佳,當有氣魄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