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兒逛書店,最感煩惱的是,偌大的書店沒有一個座位。找書很費精力和體力,拿着要買的書單,找了幾個書架都找不到。在浩瀚的圖書海洋裏,找自己心儀的書是何等艱辛。年紀大了,找累了,想坐下休息一下,可哪裏有座位,孩子們都是坐在地上看書。
書店也是商店,但它與一般商店又有很大不同。買油鹽醬醋,到商店直奔貨架就可以買到;買一件衣服,只要心裏想好款式、顏色,到琳琅滿目的商店也不難找到,因為它體積大,容易進入眼簾。但書籍就完全不同,體積小,種類多,成千上萬冊,要找到想買的書實在很難,有的人是「閒逛」就更費精力和體力。
年紀大了,時間多了,喜歡上書店,但又怕上書店。是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我看不是,放幾個座位,供老年人休息,就可以了。孩子們坐在地上看書,也不是個辦法。如果放座位沒有老人坐,孩子們也可以坐,讓他們看書舒服一點,孩子們看書,吸收文化營養,我們是要支持的。
說到這裏,我想起一件往事。多年前,我去機場接女兒,站在出口等待。飛機已經落地,但要辦過關手續,還要取行李,至少個把小時。等的人很多,但接人寬敞大廳,一個座位也沒有。年輕人站長了還可以堅持,但苦了老年人,有的乾脆坐在地上。事後我曾向機場建議,設幾個座位不更好嗎。最近我又去機場接人,果然設了座位,不多,但累了,有地方坐了。
書店放座位,反對的人可能是擔心書店會變成圖書館。我看不會的,真正要看書研究問題的人,還是會去圖書館的。去書店,主要是選書,買回家看。孩子們去書店,主要是被知識吸引,瀏覽圖書,開闊眼界,也不能責怪。我建議放座位,也不是說要像圖書館一樣,只是在適當的地方放一些座位即可。
這裏也想順便提到,現在出版的書,雖裝潢甚佳,十分考究,但幾乎清一色為精裝本,價格昂貴,不易普及。過去既有精裝本,又有簡裝本,而後者比前者便宜許多。為提倡讀書之風,恢復或擴充簡裝本數量為宜。
回到書店放座位問題,不放座位雖是幾十年的「一貫制」,但我看可打破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