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突然接到我校圖書館館長X的電子郵件,要求和我商量「一點小事」。因為忙着備課,我建議通電話,如有需要再見面。
本以為X要談與圖書館有關的事宜,比如館藏的東亞書籍。通話內容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說:找我是因為大學即將選舉新一任教授議會的主席,他與圖書館所有同事看好我,希望我能接受他們的提名。對此我深表榮幸和感謝,但我目前已在執行委員會服務,還當系主任,精力有限,沒法再擔當新任務了。而且,我一年半後要休學術假,參選任期兩年的議會主席時間上也不合適。聽到我謝絕,X表示遺憾,但希望我今後能考慮參選。
掛掉電話,我不由想到同事們對行政工作的態度與內地同行大相逕庭。我校絕大部分教授對任何行政工作都表現得興趣欠奉,說到當「領導」的前景,就要抱怨會議太多,雜事太多,浪費時間。即便擔任行政職務者,也會表示自己是為大家服務,也為學到新知識和經驗,並不得意洋洋或躊躇滿志。
以上是否美國教授的套話,用來顯示自己的清高?也許。但在美國大學「當官」的確責任重,權力小,服務為主,領導為輔。做系主任,要排課、評工資、評職稱、申報財政預算等,上有教務長,下有學生,內有同事,外有校內外其他部門,俗務纏身,報酬微薄:每一任三年內少教兩門課,或每年多拿兩千美元津貼。在執行委員會服務,任務更多、更大、更雜,從招聘教授、審核財政預算到課堂上是否允許學生錄音錄像,都要發表意見,也不過能每年少教一門課。
當「領導」福利少,腐敗也就少。但這種體制是否抑制了教授為民服務的積極性呢?這就無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