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有四大惡人,分別是:「惡貫滿盈」段延慶、「無惡不作」葉二娘、「兇神惡煞」岳老三、「窮兇極惡」雲中鶴。這四人武功不凡,但卻性格暴戾,行事極端,乃是正義主角的對立面。
西方戲劇亦不乏壞蛋,單是莎士比亞筆下不同主角便有不同程度的惡行,包括馬克白、理查三世、科利奧蘭納斯,其他角色例如《奧塞羅》的依雅高、《威尼斯商人》的夏洛克及《仲夏夜之夢》的奧白朗,看似非罪魁禍首,但實際上卻令到主角的命運逆轉,最終走上不歸之路。
依雅高是將軍奧塞羅的下屬,但他得不到上司的青睞,仕途未能更上一層樓,套用現代的術語就是「未能升呢」。因此,依雅高含恨在心,捉住奧塞羅善妒的個性,污衊其妻紅杏出牆。奧塞羅受到依雅高唆使,親手將妻子殺死,最終釀成悲劇結局。
農曆新年前,我在沙田大會堂看了「先鋒青年戲劇計劃」的總結演出,名為《莎士比亞惡人傳記》。導演召集了十多位年輕演員,各自探索莎翁筆下四位著名壞蛋的獨特遭遇。除了依雅高之外,還有《哈姆萊特》裏的叔叔克勞迪斯、《馬克白》的馬克白夫人,以及《理察三世》。當中除了理察三世因為天生身體殘缺,既駝背亦貌醜,致令他的性格乖戾,行事殘暴,以令他人不快為自己的目標。其他壞蛋,基本上都是因為貪婪、自私,對於權力或慾望無法自制,故此在生命裏做出損人利己的惡行,在戲劇世界令人髮指。
百老匯演員史蒂文,曾於一九九九年來港演出《莎士比亞大壞蛋》,在舞台上一人分飾多個角色。他表現了各壞蛋的貪婪慾望,同時以幽默方式表達那些壞蛋因為後天性格孤寂、悶極無聊,故此只有不斷作惡來填補空虛生命。香港的年輕人透過探索惡人惡行來思量生命,亦可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潛藏陰暗面加深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