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三谷幸喜的敗者美學/楊 騏

時間:2018-02-25 03:15:50來源:大公網

  「歷史往往是勝利者的故事,戰敗的人的真實不會遺留下來,所以才有了戲劇。」寫作大河劇《真田丸》劇本的三谷幸喜這樣說過。畢竟,執筆書寫歷史的人往往都是勝利者。

  日本作家茂呂美耶在她的著作《戰國日本Ⅱ:敗者的美學》中寫道:「當朝的勝者,不一定能成為歷史的贏家;歷史的敗者,也未必不能流芳百世。」說這是失敗者們的「美學」未免太過煽情了一些。而三谷幸喜的做法則更在地,他的許多作品,像《真田丸》、《新選組》、《清須會議》等,都是在「徹底而仔細地描寫敗者怎樣鬥爭、怎樣生存的故事」。比起給失敗者戴上「美學」那樣高高在上的虛名,這樣的描繪似乎來得更腳踏實地一些,讓這份浪漫主義變得更有實感了。

  真田幸村雖有「日本第一兵」之稱,但實際上,關於他的歷史記載並不多,有記載的多數集中在他生命的最後兩場大戰─大阪冬之陣時,他在大阪城守衛最為薄弱的南部鑄造了堅實的防禦堡壘「真田丸」,以此擊退了兵力數倍於己方的德川大軍;大阪夏之陣時,和有「關寧鐵騎」之稱的伊達政宗交戰,人數與裝備都處於嚴重劣勢的情況下,兩軍竟然不相上下。隔日,幸村又率隊衝向德川家康大營意欲取其首級改變戰況,幾乎殺到家康眼前,但最終還是力盡而亡。

  「逆流而上」、「飛蛾撲火」,類似的語彙說起來容易,而真正鉚足了勁、冒着注定會失敗的危險去衝鋒陷陣的人,又能有幾個呢?這期間,為了生存下去的鬥爭與掙扎,或許壯烈,或許激越,或許平凡無奇,或許神秘而又令人着迷,不足或者也不能為外人道也。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三谷幸喜大概也與寫出《幕末》、《城塞》等歷史小說的司馬遼太郎一樣,明知勝者才能為王,偏偏要抱着忤逆這種風潮的決意來寫作。真田幸村、後藤又兵衛、木村重成、明石全登,這些敗軍之將的名字在司馬遼太郎的《城塞》中被一一細緻地描繪了出來。敗者的名字大概會隨風輕折,但敗者也來過這世上切實地走過一遭,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夠否認的,他們的人生也是有過一番轟烈的掙扎的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