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野菜與野味蕾/海 龍

時間:2018-02-25 03:15:29來源:大公網

  現在想來每感奇怪:少年時最討厭的菜隨着歲月增長居然都成了美味或美好回憶,特別是野菜。

  科普文章說孩童的味蕾最多、味覺敏感,所以對異味甚或鮮味非常敏感不能接受。隨着歲月味蕾會不斷死去,對某些味道就不那麼抵觸所以漸能接受。我崇尚科學,但這科學的解釋卻一點都不詩意。

  我覺得關於野菜、關於童年,應該有更貼切的解讀。

  我父母是軍醫,我從小在部隊大院長大。懵懂少年時家在古彭城九里山飛機場。就是古詩詞裏「九里山下擺戰場」那九里山;當時是空軍○○八基地,即今天的空軍後勤學院。我童年時趕上大躍進及以後的饑荒。那時部隊尚不至於捱餓。但記得吃飯前要喝湯,湯是豆腐渣做的,能先把肚子填飽一半。

  後來搬離部隊,母親任職地方醫院。糧食匱乏,到飛機場就地取食是我童年一樂。那時,大人們認真剜野菜,而對我,其實玩的成分更多。

  飛機場是軍事禁地,平民不得入;而部隊有伙食供應不必挖野菜。因此,我們獨得出入,那片無垠的草地成了我們饑荒年代的恩物。

  草地連着森林,浩瀚無邊。一到春天,這裏面薺菜、馬齒莧、掃帚菜、金針菜(即忘憂草,萱花)、嫩茼蒿、野菠菜、野芹菜,滿地皆是。童年記憶中,這些野菜大多帶一點苦,也帶一點甜──或許就是所謂的「回甘」罷?

  記憶中最有名的大約是薺菜。小時候對它最沒有好感。後來讀古詩,我常常不能理解古代詩人對薺菜的讚美。中年以後,方悟到農業社會的詩人很多是務農的,他們也大多有野菜情懷。

  開春時就吃薺菜,猶憶到了五月端午時煮薺菜水,說是喝它明目防百病。少年時覺得它難喝極了。那時候薺菜遍野,農村人也剜了來城裏換點兒小錢。一大籃子賣不了幾毛錢。眼下城郊已無野地,更因為各類污染連山上也不長野菜,像山野薺菜這樣當年的土物卻成了寶貝。同樣成了寶貝的還有當年並不值錢的刀魚、大閘蟹之類。

  另外讓我討厭的莫過茼蒿。母親老家是山東日照喜歡海魚,家中燒大黃魚時常同燉茼蒿。一聞茼蒿味兒氣得我連黃魚都不吃了。而媽媽常道茼蒿的鮮美,我只有沮喪。時光荏苒,直到五十歲後我才嘗出了茼蒿燉魚的「鮮」來。

  另外呢,土菜還有蒸洋槐花、蒸榆錢子、蒸紫藤花。小時候特別煩這些蒸菜。沒想到現在返家,這些東西都成了童年回憶;蘸着蒜泥,我和弟妹們吃它時不勝唏噓。

  九里山上還有野蒜和地棗苗子。後者是山上一種喚做「地棗」的早春植物。挖出地下部分像是小小的獨頭蒜,剝開,用兩片隨地可找到的小瓦片夾在中間輕敲擠壓研磨最後可拉出很黏很黏蛛網般的絲,然後舔食。──那時候根本沒有衛生概念,瓦片是隨地揀的,而地棗是山上挖的,有時候也有農村小販到小學門口賣,一分錢一小撮。從沒洗涮過(洗過的地棗就濕了,不出絲),那上面該有多少細菌!居然從沒生過病。

  地棗可玩,而上面的莖葉地棗苗子是荒年鄉下人的恩物。撒上點雜麵可以蒸食。我嘗過,有點麻,有點苦;不算好吃但很耐飢。

  印象最深的是飛機場的苔蘚類食物地衣。地衣學名叫松石蕊、石耳、地錢菜等。它可燉、炒、燒湯、涼拌,營養豐富,味道較美。地衣營養價值也較高,內含多種氨基酸、礦物質,且鈣含量之高是蔬菜中少見的。但它帶點兒土腥氣,可以用辣椒炒食,如果能加上個雞蛋,那就美透了!

  今天科學研究發現,地衣還是一味補藥,富含各種有機微量元素,對大腦、骨骼、皮膚和內臟發育都有幫助;還能提高免疫力。偏打正着地,我小時候沒少吃它。

  奇怪的是,地衣似乎只在古戰場九里山飛機場有。彭城其他地方至今沒有發現。它和木耳、蘑菇等都更接近是江南的風物。譬如雨後春筍是說南方的,而古彭城是蘇魯豫皖交界,竹子不多,但氣候溫潤,雨後飛機場草叢裏地衣瘋長。有的地方是一坨坨的,最多時一天幾乎可以揀半麻袋;這當然吃不完,好在它可以曬乾長期儲存。曬乾的地衣極輕,一兩乾品估計可以泡出一臉盆。

  另外豆葉兒和紅薯葉也是糧食。摻上在石臼裏搗得粗糲的水泡黃豆在鍋裏炒,叫小豆腐或豆沫子(念成「鄧沫子」)。算是山東人的家鄉至味,一人就能扒拉上兩三碗。

  木耳和蘑菇好吃,但這類東西有的有毒是個巨大的禁忌。我小舅舅知道什麼地方的木耳蘑菇可以採摘。印象中木耳必須是柳樹上的。蘑菇呢,則必須是松樹和榛樹等有限的幾種樹上的;而且顏色形狀都有限制。大致上皆灰黑色其貌不揚的,而越是好看的越有毒。

  從小,飛機場綠草如茵地方上一下過雨各種各樣顏色鮮妍美麗的蘑菇在招搖,我都像躲瘟疫一樣本能地躲開它們。不只是花草,那裏因為是飛機場不准耕種地力很肥,地裏野菜也生長綠得發黑、油汪汪的。

  現在,我居住的曼哈頓上城西邊哈德遜河畔春天長滿了薺菜,很是誘人。它們跟中國薺菜長相幾乎一模一樣,只是更肥大更茂盛更張揚,用手一撚,薺菜味很淡,幾乎聞不出來。有中國同事忍不住挖了一點兒回家包餃子,據說很失望美國薺菜「傻」而無味。而且,別看野菜在河邊滿坑滿谷都是,但這是國家公園,有人採摘路人會側目甚至勸阻,不像中國野渡無人舟自橫隨意採摘那種詩性自由境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