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新界春節民俗文化的嶺南色彩/張 茅

時間:2018-02-25 03:15:28來源:大公網

  圖:飲燈酒看花燈     作者供圖

  在市區過年,傳統氣氛日漸淡薄,過節的裝飾擺設局限於商場,街上店舖休假,反而不如平常熱鬧。過一個傅統的春節,到新界圍村吧,村民保留新年習俗,飲燈酒,搶花炮,人群攢動,場面熱鬧。

  錦田的三大圍村,以吉慶圍名氣最大,當年英軍入侵新界,遭到鄉民反抗,以錦田村民最為激烈,幾經搏鬥,英軍始攻陷吉慶圍,惱羞成怒,將圍村的大鐵門拆去,運返英倫作戰利品展覽,許多年後,在香港索求下始物歸原主。吉慶圍村民歷來保持傳統的民族觀念,飲燈酒是圍村保留至今的新春活動,錦田三條圍村視為每年盛事,流傳至今。

  飲燈酒是族人子孫繁衍的盛事,年內添丁的村民,藉新春大日子在祠堂祭祖,到大廟祭祀,並在祠堂「添丁上燈」,把一盞花燈送到祠堂,高高掛起來,燈火長明,將喜事告知祖先,村民飲宴時賞花燈,花燈上寫上名字,便知道誰家年內生了孩子。飲燈酒在祠堂設宴,滿堂吉慶。

  燈酒場面溫馨熱鬧,富裕之家鮑魚粥款待親友,一般人家以「鹹鬼仔」款客,所謂「鹹鬼仔」,是蘿蔔臘鴨煮粥。燈酒的「燈」與「丁」字諧音,「飲燈酒」許是「飲丁酒」,昔日農業社會,丁是家中的勞動力,添丁意味家中將來有新的經濟支柱。

  傳統的飲燈酒由年三十晚始,家中婦女忙個不停地炸煎堆油角,香氣四溢,拜祖先是男人的責任,門外掛起長明燈,由少年看守,免被吹熄。長明燈寓意子孫世代興旺。年初一吃齋的風俗在新界鄉村保留,初二才吃葷。

  新界鄉間新春活動到正月十五元宵是高潮,過後,新年告一段落。元宵節祠堂掛花燈,添丁人家都要「出燈」,蓮藕燈、慈菇燈象徵男丁,紮作精美,村民晚上到祠堂觀賞,看哪一戶的燈最大最好手藝。

  初一至十五,新界鄉村必有喜慶活動,村民共樂。粉嶺圍彭族村民在圍前空地搭戲棚或神棚,舉行春節儀式,元宵早上有一場搶雞毛活動,較為罕見。搶雞毛之前,先從神棚拿一隻公雞,轉到圍村大門閣樓,當眾拔去雞毛往下拋,門前的村民向雞毛湧去,爭作一團,搶奪雞毛,搶到的人歡喜若狂,如得珠寶。原來還有下文,接着的活動是「陸上行舟」,由村民組成的「扒船仔」開始巡遊表演。奪得雞毛的村民即回家等候「扒船仔」經過家門時,將雞毛及一些「垃圾」放在紙船運走,寓意不好的都走了,新年好運到來。戶主則派利是給「扒船仔」的人。扒船的人有攜船的,有收利是的,有負責開路的,多由村中大孩子組成。

  「搶花炮」比上面提及的活動更緊張刺激,村民齊出觀看,場面哄動,喧鬧不止,最能聚眾的習俗。

  新界每條村有自己的「花炮會」,按規定一般有十五座花炮。住在市區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是花炮,又是花又是炮,什麼樣子的?花炮是紮作的民間手工藝,似中秋的花燈。每座花炮用紙紮作出花鳥人物,栩栩如生,手工獨特,每座花炮高於人體,搶花炮當日,十幾座擺在祠堂前的空地,很有陣仗,村民紛紛觀看,互相比較那一座精美。每座花炮訂出不同的炮金,有數千元、上萬元、數萬元。搶到一萬元的花炮,得到一萬元現金,一年之內分期償還,有些人家為炮金去搶炮,利用這筆錢創業;之稱為花炮,因為與火炮有關。

  搶花炮是圍村新春盛事,各村當作一件大事,派出精壯的、孔武有力的村民參加,搶奪過程與欖球賽有些相似。放花炮用一個藤圈套在煙花上,燃點煙花,煙花向上衝,將藤圈彈上高空,當炮聲一響,搶花炮的壯丁向藤圈方向一擁而上,互相爭奪,幾十人互相碰撞,抓到藤圈若拿不穩,仍有可能被搶去,爭奪的場面激烈,四周的村人吶喊助威,成功奪得藤圈的受到英雄式呼喊。

  搶花炮堪稱很好玩的運動項目,憑敏銳的判斷及敏捷身手贏得,過程充滿緊張刺激,是村中青年大顯身手的場面,爭着參加,觀看的村民全情投入,捧自己人,有時因爭奪而口角,發生打架;多年前,村中父老決定改變遊戲規則,將搶花炮的方式以抽籤代替,避免身體碰撞傷和氣,長洲每年一度太平清醮搶包山,也一度由搶改為派,失去傳統風格與吸引,後來又改回原來搶的方式。

  花炮共十五炮,從中去第九炮,避開「九流」的貶語,將第四炮作主炮,搶得第四炮的人,旺丁旺財。

  以上的的春節習俗,流行於順德、番禺珠三角一帶,與嶺南文化一脈相承。

  爆竹一響除舊歲,自昔日港英政府禁燒炮仗後,新界春節典慶祭祀期間偶聞炮仗聲,村民守法免燒炮仗。澳門春節卻可在指定地點放鞭炮,保持傳統節慶氣氛,照顧到安全又保留傳統習慣,處理比本港較有彈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