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矯情《三分鐘》/楊勁松

時間:2018-02-21 03:16:01來源:大公網

  春節前,陳可辛導演為某手機品牌拍攝廣告片《三分鐘》,講述了春節前的中國西南,在火車上忙於春運的媽媽,將年幼的兒子寄在小姨家,難以見面,列車路過家門只有三分鐘的停留,媽媽與兒子相約在站台見一面,孩子被站台人潮擠到媽媽面前,只有不到一分鐘時間,孩子還在努力背乘法口訣。原來,媽媽對兒子的教育嚴苛,曾嚇唬他,「如果背不出乘法口訣,就不能上鎮上小學,更見不到媽媽了。」因此,孩子一邊背着口訣一邊在小姨帶領下尋找媽媽,見到媽媽時還在努力背口訣,直到車廂門關上。用「不學會口訣就見不到媽媽」嚇唬兒子,可見這位母親望子成龍心切。

  這部母子煽情之作,卻沒感動我。片中用母子相擁一面,換孩子知識積累的技能,母愛成為應試教育的交換砝碼。片中的母親,因為春運工作繁忙而放棄家庭,放棄母子相守,我很理解;但她對兒子的這種的教育方式,我卻無法認同,特別不接受在廣告短片中放大這種扭曲的母愛與落後的教育觀。

  《三分鐘》在網上傳播後即被爆出這個故事是有生活原型的,孩子當時在站台沒有背口訣,而是在爸爸帶領下順利與媽媽相擁,給媽媽看用漢語拼音寫的「媽媽我愛你」。藝術源於生活要高於生活,陳可辛若是要歌頌母子之愛,這個短片顯然是失敗的,但倘若他要鞭撻落後教育對愛的異化,那這個短片還是成立的。

  此片宣傳說全部是用手機拍攝,事實上若無專業器材與技術輔助,是無法完成的。同時,這部手機廣告片卻無視了手機在生活裏的現實功能,一個視頻聊天就能知道兒子會不會背乘法口訣了,卻要用寶貴的三分鐘讓孩子背,編導的矯情,在折磨孩子之外,無非是再想賺點廉價的眼淚而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