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新年納餘慶」的預言/蓬 山

時間:2018-02-20 03:15:51來源:大公網

  過年貼春聯,平淡無奇。但春聯的歷史其實並不如想像的那麼久遠。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國時期,公元九六四年春節,後蜀後主孟昶,於桃符上自擬「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兩句,懸掛於寢門之上。這是有記載最早的春聯。從字面看,吉祥如意,應時應景。

  孟昶這位十五歲登基的少年天子,此時已做了三十多年太平皇帝,享盡人間榮華富貴。因這副對聯在文化史上留下寶貴一筆,卻也不幸成為預言自家悲劇命運的「烏鴉嘴」,實是始料未及。

  話說此時中原地區,已是宋太祖趙匡胤坐了龍床,雄心勃勃要統一全國。春聯貼出去的第二年正月,北宋大將王全斌攻滅後蜀。為治理新征服的土地,宋太祖派參知政事(副宰相)呂餘慶前往成都主政。而孟昶降宋不久,就迎來宋太祖生日「長春節」。於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匪夷所思地應驗了。孟昶投降後,被送至汴京開封,七天後神秘暴卒。一年前的春聯,頓時猶如一副黑色幽默的輓聯,也成為此後讖緯學的典型教材。

  然發生在蜀地的預言不止這一宗。早在二六三年,同為末代皇帝的蜀漢後主劉禪改元「炎興」。按五行之說,漢屬火德,「炎興」本意是祈願蜀漢中興。但僅四個月後,魏國權臣司馬炎派兵滅蜀。兩年後,司馬炎代魏自立,建立晉朝。「炎興」二字神奇而又另類地精確預言。

  滅亡別國的北宋,後來也遭遇天理循環。一一二六年,北宋末代皇帝宋欽宗即位,年號「靖康」。仔細看,二字可拆解為「十二月立康」,果然靖康二年金兵滅北宋,俘虜徽、欽二帝,當年十二月康王趙構被擁立稱帝,是為宋高宗,開啟南宋。北宋原本每年春節實行放假七天的「黃金周」,但高宗戰亂中即位,自然是過不好年,後連續十多年動盪頻仍。直到宋金議和後的一一四二年,戰火基本平息,高宗才宣布春節放假五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