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聊齋抑或齋聊?\輕羽

時間:2018-02-11 03:15:48來源:大公網

  即使並不全部熟悉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大部分年輕人都會認識《西遊》或《水滸》。除了四大名著之外,仍有不少引人入勝,通俗有趣的章回小說,不單吸引文學讀者,更在其他媒體屢見不鮮,成為歷久彌新的題材。蒲松齡撰寫的《聊齋志異》,在電視或電影都已有頗多成功版本。最為人津津樂道差不多都是有關狐鬼與人戀愛的美麗故事,各個章回都寫得十分動人。大部分男主角都是憝直儒生,女主角則是美麗狐女。她們都有鮮明性格、突出形象。作者對狐女角色都着墨甚深,讓讀者感受到她們超塵脫俗,不受人間禮教拘束的個性。

  舞台之上,《聊齋》話劇亦不乏佳作。一九八九年,香港著名編劇杜國威便寫成《聊齋新誌》,劇中既有敢愛敢恨的狐仙,亦有重情重義的女鬼,與人世的書生錯種情根,藕斷絲連,訴說了一頁情深義重的人鬼故事。該劇不單獲得最佳劇本獎,其後更多次重演,並曾由鄭少秋擔綱主演成音樂劇,獲得觀眾激賞。

  近期,香港的前衛劇團「非常林奕華」亦改編《聊齋》,但並非按着原著內容以古裝演出,而是抽取了故事的涵意,透過現代社會的風氣和環境,述說着另一層意思。雖說是借題發揮,但也能讓觀眾在《聊齋》的框架內,對現代的生活作出更多聯想。

  全劇以近年大行其道的通訊程式作楔子,男主角蒲先生設計出電話聊天室「齋聊」,可以將虛擬的胡小姐為談天對象。於是,蒲先生就只顧與不同形象的胡小姐聊天,忽略了現實世界的真正伴侶。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全劇就在彰顯現代人的存在困惑,以及在欠缺與人認真溝通的日常生活當中,容易陷入無聊的煩憂。所謂「齋聊」,粵語意思確實可圈可點,既有只說不做的意思,亦諷刺現代人只愛活在電話程式的虛擬世界,令香港觀眾不期然產生會心微笑。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