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一默

時間:2018-02-09 03:16:14來源:大公網

  「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鈎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記遊松風亭》)

  東坡先生住在惠州嘉祐寺的時候,有一天信步走到松風亭下,感到腿酸疲乏,很想到亭子裏去休息一會兒。可是抬頭一看,松風亭還在高處,心想這可如何爬得上去呢?苦思良久,忽然想到:幹嗎非要到亭子裏才休息啊,難道這裏就不能休息嗎?這麼一想,心情一下子就放鬆了,就像已經掛在魚鈎上的魚兒忽然得到了解脫。

  東坡不愧為曠達之士,一件本來令人沮喪的遭遇,換個角度想想,立馬豁然開朗,「由是如掛鈎之魚,忽得解脫」。這種思考方式,在後來貶謫過程中不斷從蘇軾筆下表現出來,這既是蘇軾對自己生活困境的一種積極反抗——以樂處哀,又是蘇軾在具體現實中始終不墮其精神品格、自我提升到一種曠遠開闊境地的呈示。

  從「意謂是如何得到」,悟出世間「有什麼歇不得處」的道理,這種即時放下,隨遇而安,「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的曠達態度,正是蘇軾從自己豐富的人生磨礪中而來的。這在當代著名學者啟功身上也有鮮明體現。啟功曾被打成「右派」,這當然是人生中的大不幸,可他卻說:「當『右派』,不許我教書,我因禍得福,寫了許多文章。幸虧有那麼些曲折,讓我受到了鍛煉。」面對無法避免的災難,與其消極等待怨天尤人,不如振作精神積極應對,把災難所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就算「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也「不妨熟歇」,先睡個好覺再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