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火鍋\吳非

時間:2018-02-08 03:16:00來源:大公網

  火鍋多種,「着重點」各有不同,有些重湯底,有些則重食材。重湯底的,除藥膳鍋一類以滋補為目的,從調味而言的,最受歡迎當屬粥底與椰子雞。「粥底火鍋」顧名思義,水米交融,以粥代湯。涮料多為魚鱔,講求鮮香順滑。米花一綻,粥香四溢,品味之餘,涮來小心翼翼得也很有趣。相比之下椰子雞就「常規」許多,以椰青水與椰肉為底,雞塊一同落入作為底料,清甜又解油膩,堪稱完美搭配。椰青水煮出的雞肉格外鮮嫩,同根相煎的椰肉也不遜色,爽脆多汁,不似平常口感發柴。一次與朋友去吃椰子雞鍋,朋友忙着涮肉,我忙着夾椰子,不知不覺間消滅大半。朋友皺眉問有沒有覺得湯底椰子味越來越淡?罪魁禍首佯作不知,連說水煮三開,哪有不淡的道理。朋友斜眼輕睨:「別裝了,你怎麼連底料都不放過!」過失不在我,分明是椰子太好吃惹的禍。

  重食材的火鍋多為肉類,或可算是火鍋「本原」。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撥霞供」一則中記其曾於山雪中遇兔,但不知如何烹製。其師雲:「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候湯響,一杯後各分以箸,令自筴入湯,擺熟啖之,乃隨宜各以汁供。」看來已具火鍋雛形,不過佐料皆作配搭,食材方為重點。這種傳統如今仍在,北京有涮羊肉,潮汕有牛肉鍋。前者以鮮而不膻為妙,後者重在「鮮切」,且不同部位也各有說法—「脖仁」、「吊龍」、「五花趾」,或嫩滑或脆彈,涇渭分明。大概解牛終須庖丁,論起分別,老饕信手拈來,一般食客則如遇天書,不得要領。

  再有就是四川火鍋,以麻辣聞名,最能引發嗜辣與不能者間的矛盾。好在「鴛鴦鍋」適時登場,半江清澈半江紅,只是「辣黨」仍不放過:「清湯底?不如回家煮菜啦!」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