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西班牙紀行 (三)\張泠

時間:2018-02-08 03:16:00來源:大公網

  自馬德里乘高鐵至南部海濱小城加的斯(Cadiz),在安達魯西亞首府塞維利亞(Sevilla)轉車。馬德里的車站建築很有意思,鋼筋鐵骨,一派工業氣息,想起巴黎那個變成奧賽美術館的車站。但又有許多鬱鬱葱葱的植物,如一個溫室植物園。可惜管理比較混亂,電子牌很晚都不告知乘客在哪個站台上車,導致高鐵晚出發16分鐘,這在國內可能是不可想像的管理事故,但西班牙人民就是如此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在塞維利亞車站午餐時,一隻胖乎乎的麻雀不知從哪裏鑽出來,飛到對面桌前顧盼生姿。我與對面的老先生相視而笑。

  沿路看見很多橄欖樹覆滿山坡,不起眼的一片灰綠。不過因為三毛作詞、李泰祥作曲、齊豫演繹的那首歌《橄欖樹》太深入人心,因而有了些與「流浪遠方」相關的浪漫感。伊朗導演阿巴斯電影《橄欖樹下的情人》(一九九四)也可被列入橄欖樹浪漫幻象建構的作品之一。還有,「橄欖枝」早已被視為世界和平的象徵。慚愧的是,十多年前在北加州見到真正的橄欖樹,還略微有點失望,那樣質樸矮小,談不上什麼美樹風姿。但挺拔茁壯,倔強地在地中海氣候存活,並給歐美中東北非人甚至各國人提供幾乎必不可少的食物:橄欖油,鹽漬橄欖。我還在福州喝過口味獨特的橄欖汁(但此飲料出了福州便不再能見到)。

  小城加的斯的石子街上,最醒目的是街邊很多橘樹,掛滿金黃的橘子。或許不好吃,不然應該被鳥啄食淨盡了。燦爛的金黃與繁盛的綠葉彼此掩映,在陽光下的美感難以描繪。想起西班牙導演維克多.艾里斯(Victor Erice,拍過着名電影《蜂巢幽靈》)作品《光之夢》(一九九二)中對描畫不同光線下橘樹的執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