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享受思維「高速運行」/徐貽聰

時間:2018-02-05 03:15:45來源:大公網

  一天下午,因中午外出辦事回來稍晚,小睡後在電腦旁閒坐消遣。突然,「有新消息」信號響起,一條約稿的資訊隨即跳進熒幕。讀之,是老家淮陰區來的,告訴我一個微型刊物《淮陰志譚.淮陰名家寫淮陰》問世,詢問我能否給該刊寫幾句話,還附來前幾期樣刊。

  人老腦遲,沒有馬上弄明白要點,但感覺到家鄉相關方面對文明教育的重視和方式之多,在依然有些糊塗中順手發去幾個查問型的問題。同時,憑老經驗,從刊物的標題上似乎明白了端倪,立即着手擬寫回覆。大約半小時後,一篇六百字的「幾句話」發到了老鄉的信箱裏。

  我的回覆是這樣寫的:

  「《淮陰志譚:游子心中的淮陰》

  老鄉來電約稿,希望為新開辦的『淮陰志譚.名家寫淮陰』寫幾句話。

  我非名家,但『恭敬不如從命』,既是老鄉的要求,加上需要寫的又是關於家鄉的事情、概念和感情,就欣然命筆,且不管文字醜陋與否。

  淮陰是歷史名縣。面積不大,沒有名山,但卻屬於『水鄉』。大小水塘密布,包括世界歷史上偉大工程之一的京杭大運河在內的數條河流、灌渠貫穿其境,全國第五大淡水湖更橫卧一隅,為淮陰畫勒出天然的水世界的美景、水利工程的教科書,讓游子魂牽夢繞。

  淮陰人傑地靈,英雄輩出,是文明的發祥地,是愛國情懷的培植土。歷史上叱吒風雲的韓信、飢寒中哺育他人的『漂母』、獨領一代中國文壇風騷的枚乘、救死扶傷的吳鞠通……,這些淮陰人中的佼佼者,貢獻於歷史,光輝於故里,激勵着世世代代的淮陰人,當然還有其他地方的炎黃子孫。

  淮陰,在歷史中翻滾,也在歷史中變遷。隨着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步伐,淮陰人也在快步走向富和強。每次回到故里,我看到的是日新月異的變化場景,兒時的艱難和困苦早都成為鄰人談論歷史的話題,還多成為了子孫們無法相信的『天方夜譚』。

  淮陰的未來需要創建,淮陰的歷史需要傳承。設計未來,繪畫藍圖;秉承歷史,光大文明。淮陰的當政者有權利挖掘歷史,有義務構思藍圖,有責任建好未來。

  在築夢圓夢中讓淮陰走向世界,是我們這一代淮陰人的共同責任。當然,這個責任還包括給後人留下更翔實的改善基礎。

  一個浪跡天涯數十載的淮陰人,永遠會將淮陰深植於心中,永遠會以淮陰為心田深處永恆的驕傲。

  《淮陰志譚》剛剛問世,刊小身弱,但肩負重任,當在宣揚淮陰的歷史、傳承淮陰的文明、推介淮陰的貢獻中顯示出她的創造力和生命力。順便,我祝願她茁壯成長、愈益康健。」

  這位老鄉大喜望外,直呼「您的速度也太快了!」還稱讚我「才思敏捷」、「實在令人敬佩」。

  不錯,我對我的辦事運行速度也感到很為滿意,特別是我的答覆內容能夠讓老鄉認可並全部接受。

  素有「雷厲風行」的習慣,經常在接到要求或者詢問時立即尋找處理方式,無論是在飯桌上還是在卧床上,既是尋求效率和成功率,也是對為人處世的一種個人意念。但是,對於家鄉的這個事項,出手能夠如此之快,而且有一定的「品質」,我自己也有點詫異。細細思之,主要可能還是人人都有的故鄉情在使然。這種情感自然、真切、深厚,往往一觸即發,不可收拾。讓這種感情常在,且能「高速運行」,是一種樂趣和享受,益於思想,益於健康。

  事小,故事性也不強,但卻讓我進一步意識到,家鄉情是愛國情的根基,愛國情是家鄉情的延伸,兩者互溶,形成一體。讓它們「高速運行」,當是永遠的需要。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