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倖/拾字君

時間:2018-02-04 03:15:50來源:大公網

  倖,漢班固所作的《奕旨》中寫道:「優者有不遇,劣者有僥幸」,從圍棋的落子策略出發,引申到行軍打仗的策略,再引申到為人處世的哲學。「倖」,無論是「僥幸」、還是「幸存」都有一種「在小概率事件中被幸運眷顧」的意味。在簡體中文裏,已經沒有「倖」這個字,都被合併至「幸」字中,大概無論「幸存」還是「僥幸」都是一種「幸運」吧。

  之所以想寫這個字,是因為拾字君最近在煲的美劇《指定幸存者》(Designated Survivor)。故事的開端,就是在美國總統在國會山發表《國情咨文》的時候被炸彈襲擊,除了「指定幸存者」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不在現場之外,其他美國政府高層「全軍覆沒」。於是這個處在政府核心邊緣的部長,就在「危急存亡之秋」突然成為了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國總統。

  「倖」存者成了總統,是「幸」運還是「不幸」?拾字君無意討論劇情,更無意劇透,拾字君感興趣的是這個制度—「指定幸存者」。「指定幸存者」是在現實中的美國確有其事的制度,是美國總統和國家其他高級領導人聚集在同一處時,故意安排一名內閣成員缺席,此舉是為了確保總統、副總統、國會領袖及內閣全體成員遭遇襲擊而全部喪生之後,至少有一名部長級高級官員能夠成為美國代理總統,維持美國行政機器的運轉。「指定幸存者」制度的目的在於防止權力真空,用流行的網絡語言來說,帶有一種「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感覺,可以說是中國「居安思危」的思想,在美國制度中的極致體現。是過慮嗎?拾字君自問。可能不是。即使在現實中從未使用過,但「指定幸存者」制度的存在本身就能給人一種安全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