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廣告牌殺人事件》/大 千

時間:2018-01-31 03:16:12來源:大公網

  美國南方小城,米德烈買下路邊三塊巨大的廣告牌,赫然寫上三句話:「威路比警長,為何這樣?」「還沒抓到兇手?」「強姦致死」。這個單身母親向碌碌無為的警察喊話,催促他們為自己的女兒緝拿兇手。電影《廣告牌殺人事件》的劇情就此展開。

  劇中除了勇敢正直、被警察屢屢刁難毫不退縮的米德烈之外,還有一個核心人物:狄克森,一個在警局毫無作為,靠肆意毆打黑人或弱者獲得「存在感」的警察敗類。

  狄克森這樣一個混帳東西,後半集才慢慢露出「真身」。警局火災時,冒險救出米德烈女兒的檔案;在酒吧發現了疑犯,故意挨揍,混亂中取得對方的DNA。

  狄克森的轉變來自一封信,是威路比警長不堪病痛折磨自殺前給他留下的遺言。信中側面交代了狄克森的身世:父親早死,單獨照顧年邁的母親,羞於提及同性戀身份。威路比說,我知道你的理想是做一名偵探,而成為偵探的必要條件不是能力或品格,而是愛。這封信喚醒了狄克森深埋在內心深處的善良和正義,他想要試一試,成為一個內心想成為的人。

  剛才提到的酒吧疑犯,最終證實不是該案兇手,但極有可能實施了另一單同類案件,可警局以不在管轄範圍內為由拒絕介入。狄克森對警局徹底失望,交出了警章,那是他還是個混蛋時,內心唯一的光明寄託。他終於學會了將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而非某個虛幻的理念。

  影片結尾,米德烈和狄克森帶上一支獵槍結伴上路,他們想要殺掉酒吧疑犯,所謂「替天行道」是也。一人,想要一泄憤恨,一人,則想自我成全。二人為了正義,又各懷私心。「真的要殺了那人嗎?我們路上再決定吧。」無論結局如何,他們明白了,自己才能成全自己內心的那份正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