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羅茜茜,元旦日實名舉報該校副教授陳小武性騷擾,她的文章在內地社交網絡廣泛傳播,引起很大反響,首日就獲得三百萬閱讀量。
經調查,陳小武性騷擾羅茜茜及多名女學生情況屬實,北航及教育部很快作出決定,撤銷陳小武全部職務,將他趕出教師隊伍,同時,數十間高校畢業生發起聯署,呼籲母校盡快建立性騷擾防治機制。
十二年前,羅茜茜初隨陳小武讀研究生,便遭遇他「霸王硬上弓」,在她反抗下未能得逞,隨後幾年,他對她百般刁難,令她精神受創,需服食抗憂鬱藥。去美國後,她漸將此事放下,去年末,受到美國社會「我也是」(#MeToo)運動鼓勵,鼓起勇氣作實名舉報。她說法律追溯期已過,但希望通過披露事件,可促成母校以至中國的高校,建立起防範性騷擾的機制。
陳小武愧為人師,毫無師德,從引起的強烈反響看,類似事件並非單一,在高校校園內存在發生的空間。導師手中權力往往決定着學生前途,學生處於弱勢地位,尤其是單對單教學關係中的女生,既要防範導師近身「示愛」,又要婉轉應對以免得罪對方,失去前程壞了名節都非己身所願,真有不少難處。
遭到性騷擾,選擇反抗、公開還是沉默,取絕於個人態度,更在於社會有無一個防範機制,可為弱者伸張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