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金粉世家》裏的冷清秋,完美詮釋陰丹士林藍的知性氣質 資料圖片
「王琦瑤總是閉花羞月的,着陰丹士林藍的旗袍,身影裊裊,漆黑的額髮掩一雙會說話的眼睛。」王安憶的《長恨歌》,描摹上海風情真是細膩、到位。閉花羞月的王琦瑤,着陰丹士林藍的旗袍,想想就美啊。
陰丹士林,是德文Indanthrene的音譯,它其實是一種染料,用這種染料染出來的布,色澤光鮮,永不褪色。民國年代,陰丹士林布曾風靡一時,摩登的太太們用它來做旗袍,樸素的女學生們拿它來做校服。
我對舊上海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記得幾年前,曾參觀過一個舊上海廣告月份牌的展覽,在那裏就看到過一些關於陰丹士林布的廣告宣傳單,非常有意思。
有一張海報名為「快樂小姐」,畫了一個戴珍珠項鏈,穿陰丹士林布藍旗袍,燙着愛司頭的摩登女子,右邊旁白:「她何以充滿了愉快?」左邊回答:「因為她所穿的陰丹士林色布是:一,顏色最為鮮艷;二,炎日暴曬不退色(當時,褪色被寫成退色);三,經久皂洗不退色;四,顏色永不消減,不致枉費金錢。」看完我忍不住笑了,感嘆那時候的廣告好直白、好可愛。
說到陰丹士林藍,我自己是習慣將它與民國女學生聯繫在一起的。當年,民國女學生們非常愛穿陰丹士林淺藍色的布衫,素雅安靜淡淡的藍,烘托出女學生們清新而又知性的氣質。汪曾祺就曾說,當時西南聯大女生最喜歡的穿着就是在一條藍陰丹士林旗袍外面再套一件紅毛衣。
而《金粉世家》裏的冷清秋,更是將陰丹士林藍詮釋到了極限。對我來說,冷清秋就是民國女學生的代名詞。還記得當年追看《金粉世家》時的激情,董潔實在太適合扮演冷清秋這個角色了,她穿一件芬芳的陰丹士林藍的立領斜襟布衫,窄腰寬袖,紮兩根長長的麻花辮,左手撐一把油紙傘,右手捧一盆百合花,彷彿雨巷中走來的丁香一樣的姑娘,那回眸一笑的鏡頭真是讓人愛死了。所以,也難怪,閱盡人間美色的七少爺金燕西在見到她的第一秒鐘就乖乖繳槍卸甲,沉醉其中無法自拔。世上美女如雲,唯你如此不同。你似天邊一株蘭花,教我如何不愛?
偶爾,我惋惜自己生不逢時,沒能生活在民國年代,無法去親觸那民國的溫柔,好在,現在也還是有一些途徑,能帶你一秒穿越到民國。這個冬季,我去了一趟廈門,在曾厝垵遇到一間「老時光電影片場」,推門進去看了看,其實是個主題攝影棚。我毫不猶豫選擇了民國風,換上一件陰丹士林藍的斜襟布衫,一條玄色裙。攝影道具是一本深藍色封面的《三字經》、一隻藤編的行李箱、一輛黃包車、一把油紙傘、一串糖葫蘆。拍攝速度極快,導致我來不及醞釀表情,照片拍得自然不夠完美。可是,當我將這一組陰丹士林藍的照片發在朋友圈裏,卻引來許多評論,「很有民國味道」,他們如此評價。我心知肚明,那味道就是陰丹士林藍的味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