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受到美國加息、內地去槓桿等因素影響,海航集團日前終承認流動性不足。為此,市傳海航集團擬出售多項資產,頻頻「撲水」,外電周五引述消息稱,海航集團向私募基金公司黑石集團出售一棟悉尼寫字樓,售價2億澳元(約12.64億港元);以帳面計算,該集團持貨七年賺近倍。
持貨七年賺近倍
據悉,海航集團早於2011年9月,以約1.2億澳元購入一棟位於悉尼York Street 1號的寫字樓。消息稱,有關投資是海航集團在澳洲的第一筆房地產投資,該寫字樓建於1973年,位於悉尼中央商務區,樓宇包括22層寫字樓和125個車位,淨出租面積為1.84萬平方米。除了悉尼,早前也傳出海航集團計劃出售英國、美國、澳洲等多地的地產項目。
內地多個項目尋找合作方
此外,早前還有消息指出,海航集團於去年底已開始在上海、蘇州、浙江、北京、海南等多地項目尋找合作方,其中包括位於海口的大英山國際旅遊島CBD中的一部分,預計成交規模為20億元,現已與內地多個知名房企進行洽談。
其他項目包括蘇州飯店、浙江嘉興九龍山海角城堡度假區項目、上海淳大萬麗酒店、上海前灘領航項目、上海海航大廈項目、上海祝橋倉儲項目、蘇州甪直倉儲項目和上海揚子江國際企業廣場項目。消息指出,有關地產項目涉及融資規模近60億元人民幣。
海航集團運營總裁高建早前指出,該集團並未有頻頻出售資產,即便有出售計劃,也是取決於該集團業務的發展節奏和需要,強調是理性而自律的戰略性財務投資者,有買有賣才是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