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圖為晚商片狀體玉鳳,一九七六年殷墟婦好墓出土,長一三點六公分,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是研究殷商玉器甚有代表性的重要文物。造型十分優美獨特,側身回首作璜形彎弧狀,長尾短翅,翅上僅雕琢數條陽線淺浮雕翎紋。除了小部位鏤空外,全器紋飾十分簡拙,線條舒展流鬯。腰間琢有小圓鈕,應為佩飾之用。最矚目是冠羽,作「卅」字形;這種鳳冠與雞冠有些不同。喙與頭近似野雞或孔雀,分叉的長魚形尾部分像雉雞。故到底鳳是什麼形狀,無人能知。玉鳳的美麗造型與線條,僅屬古代藝術家心目中的鳥;《說文解字》稱作「神鳥也」。遠古人們視為吉祥與美麗象徵;好比龍,是神話中的動物。古人認為「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鳳穴,見則天下大安寧。」
殷墟另曾出土一件玉夔鳳,頭如大圓眼的雞,喙大彎尖,突胸短尾,頭、背至尾有大卷雲形巨羽彎曲向上,與附圖者差別很大。反而新石器時代石家河文化琢的玉鳳(出土文物),形象、風格及雕法較為相近。上述三件玉鳳傳世者俱獨一無二。現今坊間若遇上外形全相同的玉件,必屬偽古仿品,可免受騙。
曾有古玉迷,驚聞賣家手頭上的是「婦好墓殷墟玉鳥」,唯恐「走寶」,匆匆以高價購下來;好幾年後經專家鑒別,才發覺原來是近代所琢的「偽古」。玉工很可能僅依照彩圖仿製,但僅能仿外形和彩圖可見的片面紋飾;用的是現代工具,全不懂殷墟時期的琢藝和技法,更無殷商玉器留有的直鋸痕,以及粗陰線用砣垂直琢出的圓底溝紋,轉彎處外側也無粗毛痕。殷墟玉器素來名氣響,但出土的七百五十五件真古者,俱藏博物館內,並沒有流出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