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住人口不到一萬的小鎮,房子又買在遠離商業區的地界,周圍連人行道都沒有。每天除了遛狗的鄰居、騎自行車運動的一家三口、早晨在街角等校車上學的孩子們,幾乎不見人跡。一年一度的美國獨立日國慶節遊行或十月底萬聖夜打扮得奇形怪狀的孩子挨家要糖時有點動靜。否則,日升日落,早出晚歸,日子周而復始,很有「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的味道。
回家探親,情況就大不一樣了。父母住的照說也是個中高檔小區,還是名牌幼兒園、小學、中學配備的「學區房」。號稱「花園洋房」的四層小樓不靠馬路,總共也才六戶人家,然而每天都熱鬧非凡。一會兒一樓重新裝修,敲敲打打在院子裏搭房間。一會兒二樓新添了巧克力色的小泰迪,主人去上班,它就在家裏上躥下跳,狂吠不停,還在陽台上隨處「方便」。又一會兒對門的外孫下課回家,做完功課練鋼琴,叮叮咚咚起碼彈到晚上九點。更有甚者,一樓另一戶租房給他人做生意,足浴、家教、淘寶網店、健康會所,租客換了一波又一波。最近樓頂漏水,物業又請工人來修房,竹竿搭起腳手架,路面堆滿了水泥、黃沙、油漆罐等雜物。
紅白喜事幾乎無日無之。凌晨四、五點奏哀樂,上午九、十點放鞭炮,生老病死,喬遷迎親,人間悲喜劇一幕幕不斷上演。間或有保安巡邏,用高音喇叭播放「注意防火防盜」的警示,有混進小區收廢舊物品者播放錄音吆喝。還有四處遊蕩的野貓,一隻隻扒垃圾,吃得油光水滑,鬼鬼祟祟翻牆進入養魚的鄰家欲行不軌。
這些塵世喧囂不免讓常住的父母煩惱。對我來說卻無一不是帶着溫情和暖意的人間煙火,來日可以在異國寒冷的冬夜裏細細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