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也談膏方/榮汝成

時間:2018-01-26 03:16:12來源:大公網

  莊子說,遵從自然的中正之路並把它作為順應事務的常法,這就可以護衛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給父母留下憂患,就可以終享天年。而如今的人們為了長命百歲,挖空心思地從外界尋求幫助,吃各式各樣的滋補品,孰不知莊子的養生理念才是頤養天年的根本法則。

  但在寒冷的冬季,適當的服用一些滋補品,確實對身體有幫助。尤其是膏方,對於許多年老體弱、久病虛羸的人來說,可以達到扶正補益,培元固本的功效。

  膏方的歷史由來已久,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記載的大烏頭膏、豬膏發煎是內服膏劑的最早記載。到了明代,人們已經認識到膏方具有抗衰老的功能。在《御制飲膳調養指南》中有記載用人參、生地、茯苓、蜂蜜製成「瓊玉膏」,用枸杞製「金髓煎」,用天門冬製「天門冬膏」等,這些膏藥能「延年益壽,填精補髓,髮白變黑,返老還童」。

  香港人也有服用膏方的傳統,如阿膠熬製補氣血的「固元膏」,大家一定不陌生。人體如同大自然,講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冬時節,生機潛伏,陽氣內藏,最適合保養、積蓄。適時進補,能更好地發揮補益作用。有句諺語:「冬令進補,開春打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本草綱目》中記載,唐武宗李炎生病,久治不愈,終日口乾舌燥、心熱氣促,服了上百種藥物均不見療效,御醫和滿朝文武皆束手無策,正在人們焦慮不安之時,一位道士自稱有妙方可以醫治皇上的病。他判定皇上為肺陰缺少之秋燥症,所以用梨、蜂蜜,及各種中草藥配伍熬製的秋梨膏治好了皇帝的病,秋梨膏有「治療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之功」,是治療唐武宗秋燥症的對症良藥,不但療效可靠,並且味甘可口。

  中醫膏方強調個體化給藥處方,需單獨加工製備,因人而異,針對性強,切不可隨心所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