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當伊索成為寓言/米 哈

時間:2018-01-26 03:16:11來源:大公網

  有一天,一頭於河間運貨的驢,背着鹽過河,一不小心跌倒,鹽在河裏化掉了不少,驢再站起來的時候,感覺背着的鹽比以前輕了許多,牠非常高興。隔天,驢又要背貨上路,以為跌倒後再站起來,貨物又會變輕,故意滑了一跤,豈知道運的是海綿,海綿吸了很多水,壓下了驢,驢當場淹死了。

  以動物說故事,以故事說人性,這就是伊索寓言的典型例子,而寓意,總是可以再三思量。有人說這寓言說人會因自利而不知不覺遇上不幸,又有人說這是有關偷懶的危險,而我又讀成關於不求甚解的惡果。無論是怎樣的詮釋,這也無阻寓言啟發對人性的思考,而伊索,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寓意的故事。

  有關伊索的生平,正史沒有多少記載,但綜合不同版本的伊索傳記,我們大概知道:伊索是一名奴隸,樣子長得醜陋;他的出生地眾說紛紜,但他第一個服侍的主人是雅典人,伊索熟悉了希臘語,也學會了一點哲學;後來,伊索到了薩摩斯島,成為了哲學家山特斯的奴隸,終於伊索以智慧獲得了主人的尊重,哲學家就解放了伊索,伊索不再是奴隸,成為了自由人。

  從一個醜陋的奴隸,到以智慧服侍哲學家,又得到更大的智慧,而從哲學家中解放成為一名說故事的自由人,伊索的這一段人生,我想,根本就是伊索寓言的第一個故事,就像古羅馬作家奧盧斯.格利烏斯說:「伊索不是像哲學家那樣嚴厲和斷言地建議或說服人們應該怎麼做事,而是通過想像的、曲折的和可供消遣的寓言故事,讓人們不知不覺中樂意地接受好的和有益的意見。」

  這又讓人想起伊索寓言裏「北風和太陽」的故事,北風越使勁地吹風,旅人就越使勁地抓緊大衣,相反,太陽慢慢發出熱力,旅人反而自發地脫下了大衣。有人說,太陽就這樣勝過了北風,但我想,在一個要尋找智慧的時代,我們有太陽,又有北風,才是好天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