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關係,我曾經和幾個香港的學生團體一起去內地交流。他們之中,有大學生,也有中學生。這些香港的年輕人,有的比我還熟悉內地的新鮮玩意,有些人甚至比我更早地玩上了移動支付和共享單車。別看網上一些香港青年天天憤怒地抨擊着內地,說內地這不好,那不好,實際上,越來越多的港青,選擇去內地走走看看,感受科技的發展,感受生活的便利。深圳,是不少港青北上的首選。
「其實現在很多港青鍾意北上深圳食玩買。」一位做新媒體的港人朋友Cole不久前告訴我,「我們推出過一集評測深圳海底撈的節目,在YouTube上獲得超過三十萬瀏覽量,當時也挺令我們意外的。後來陸續做了一些提供深圳生活資訊的短片,都很受歡迎。」他坦言,這一系列深港生活類視頻為他帶來可觀流量,粉絲數暴漲,「現在我們就瞄準愛去深圳玩的港青人群做文章,最近正準備評測剛開業的深圳MUJI酒店。」
昨天,Cole把深圳MUJI酒店評測短片的鏈接發給了我。打開一看,剛發布沒多久,播放次數已經接近十萬。不少香港網民留言問「好唔好瞓張床」、「搵集介紹幾間精品酒店」、「可以多介紹下深圳酒店嘛,平貴嘅都有興趣睇」。定睛一看,他們平台的訂閱量,比之前又多了五六千。
這不禁讓我聯想起這幾天的一單新聞。浸會大學有個學生,一邊叫罵「拒絕普通話」,煽動「佔領」大學語文中心,一邊赴廣州參加實習,還不忘在社交媒體昭告天下。這「雙面人心態」,也是頗令人費解。在網上,「雙面」憤青們煽動着兩地對立,在民間,兩地的交流卻越發緊密。越來越多的港青建立起了自己的深港生活圈:周末約上三五好友返深圳「度假」,騎單車、吃海底撈、唱KTV,甚至逛華強北。
等廣深港高鐵開通,深港生活圈可能會擴大到廣州,甚至整個大灣區、珠三角。這也難怪,我在Cole的平台看到了最新推出的幾期節目,主題是「玩轉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