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潮州美食魚生和粿都很受歡迎\作者供圖
對香港人來說,「潮汕」二字一定都不陌生,有不少港人的祖籍都在潮汕地區。
所謂的潮汕地區,指的是地處廣州東面,毗鄰福建的一個區域,包括了三個地級市:潮州、汕頭、揭陽。沿海並物產豐富,給了潮汕先天的優勢,又地處閩粵交接,中國最為食的兩個省份在此融合,在美食之都的形成條件上簡直得天獨厚。
潮州在潮汕地區中的地位尤為重要,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隋文帝時期。韓愈被唐憲宗貶為潮州刺史期間,對這裏做出了改頭換面的貢獻。當時潮州山林茂密,江河總有鱷魚出沒傷人,韓愈到任後,鑿渠興農、辦學興教、驅逐水中的鱷魚,是為潮州穩定發展的根本。時至今日,這個城市還有一些遠古的痕跡:韓江、韓文公祠,甚至包括很多地名都能找到歷史的印記,韓山師範、昌黎路、昌黎小學、祭鱷台。
此外,潮州盛產豪商巨賈,香港首富李嘉誠就是潮州人。所以這座城市一直讓人覺得是個充滿闖蕩世界的魄力和抱團互助傳統的地方,大街小巷可能都會散發着精明能幹的氛圍和氣息。可是當我真的走在潮州街頭的時候,原本的刻板印象直接被顛覆,我從來沒有到過這麼慢節奏的一個城市,彷彿凝滯在了時間裏、浸泡在傳統裏。
人們的日子過得不疾不徐,街頭的攤檔和店舖應該還是多年前的模樣,百年老屋裏矗立在街道兩邊。我個人很喜歡潮州,因為除了牌坊街這樣的旅遊景點,它不像很多全國聞名的古城古鎮們後天努力的痕跡那麼重,它帶有一種先天的沉靜、緩慢、厚重、不疾不徐。置身街頭,有時你會完全忘記自己本身的生活。
來到潮州,美食自然必不可少。都說魚生是日本料理,實際上魚生起源於中國,後來才傳至日本、朝鮮半島等地。中國人吃生魚片的歷史悠久,古稱「膾」或「鱠」的就是魚生,潮州的名菜裏就有魚生。
廣東省內的魚生以兩地最為著名—順德和潮州。兩個地方的我都吃過,相似性很高,都是淡水魚,一大桌子配菜非常豐富:芹菜段,南薑粒,薑絲,菜頭絲,鮮辣椒片,菜脯粒,金不換,蒜片,榨菜,炸花生。順德魚生配油碟蘸在一起吃,潮州魚生的蘸碟調料還有南薑末和沙茶。順德魚生和潮州魚生食用方式差不多,選擇喜歡的配料放在碗裏,再放入蘸料攪拌好,用魚肉捲着吃。
在潮州街頭,賣粿的攤舖也是隨處可見的,上面擺着的粿是五花八門:餡料和醬汁百變,紅粿桃、鼠殼粿、鱟粿、水晶粿等等。與粿相關的除了零散小吃之外,還有能夠果腹的粿條,粿汁,炒糕粿等。粿汁是用米漿蒸製的。一碗粿汁煮好後,淋上熬製好的滷汁,撒上葱花,再加上滷蛋,滷豆乾或者滷製肉類。粿條則是用米漿蒸製出米皮而後切條。潮州人吃得最多的就是街邊的牛肉粿條,中午街邊的舖子在小巷子裏擺幾張桌子,中午放學的學生和附近上班的人都會來吃。牛肉清湯底放入粿條和配菜,也可以單點牛肉、牛雜、牛肉丸,配着蘸碟,碗頂還有一小撮南薑,從肉色上便能看出完美的火候。
潮州美食,無論是魚生還是粿都是該地區的飲食文化精髓。朋友說,光吃潮州你就滿足啦?汕頭還沒到呢!我不禁期待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