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潮流不可擋,更有不少人稱寵物主人是「狗奴」、「貓奴」。人有生老病死,寵物也一樣。有一對夫婦十多年前養了兩隻貓,如今先後去世。寵物的離去會對主人造成一定打擊,曾有精神科醫生說有主人因為無法接受寵物離世而患上抑鬱症需要就醫。
這對夫婦面對兩隻貓先後離去,令女主人感受生命的無常。她說:「『啡啡』年老離去,走前每日用針筒餵糧餵水,亦不能行去砂盤解決大小便。有日牠突然大量失血暈了,已知牠生命走到盡頭,不想牠捱苦,故請了醫生上門作出判斷。醫生檢查後,再三強調牠狀況不能逆轉,勸我們讓牠離去。醫生接着很有耐性解釋打針程序,他說先打一針鎮靜劑讓牠走得舒服些。打完第一針後,醫生讓我們跟牠說再見、錫錫。之後再打第二支,隔了一陣再檢查證實牠已離去。整個過程很照顧我們的感受,更提醒我們要電喚善終服務上門善後。」
到近日,另一隻「細細」亦離他們而去。女主人說:「早在幾個月前,發現牠身上有一個乳腺腫瘤,醫生說即使做手術,頂多存活四個月,我們決定不讓牠捱這一刀,就由我們陪着牠一起,能走多遠就多遠。由於牠的腫瘤已外露而且很大,有時更會滲血,每天幫牠料理傷口時,除了有時可能觸痛傷口才哼一兩聲,其他時間都很乖。牠能挺過這三個月,對早已被我們寵壞的任性小公主來說,實在不簡單。我真的捨不得,無奈生命就是這樣,想留想去,着實半點不由人。再加上親朋離世,以前覺得死亡是很遙遠的事,現一下子醒覺原來近在咫尺,常聽人家說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放下執著。現在開始有一點點真實的領悟,希望大家都可以活得更好更自在,愛他人也要愛自己,不要留半點遺憾。而且與愛貓總有一天在天家相聚。」
就此主人經歷,記者訪問了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彭學海。他說主人能接受寵物離世的事實,一來有宗教信仰,二是個人的性格:「佛家教義是放下,天主教、基督教是人性本惡,洗脫罪孽可上天家。是故寵物主人選擇的宗教亦會影響其接受程度的高低。但大家必須知道,人和動物一樣會生老病死,當中只有死亡是無法改變。我們要學習將生命與死亡共存。」他指有不少主人因不能接受寵物離世,需向心理醫生求助。他認為參與哀傷訓練是可幫助主人走出陰霾,集體形式可以讓各主人分享如何面對寵物離世。若主人哀傷還是無法減低,就需接受個人的專業指導。而哀傷期的長短則因人而異。
彭學海說死亡是無法改變的自然定律,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因此我們更要活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