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對峙》中,當邱吉爾裏外受敵,幾乎準備放棄的時候,國王「親臨寒舍」,突然對邱吉爾伸出援手。這是整部影片的要害轉折之處,自此以後,形勢為之逆轉,民心站在邱吉爾一邊,求和派落荒而逃。
國王上門這個情節來得很突兀,因為之前國王也是求和派,對邱吉爾印象惡劣,希望張伯倫留任,後來被迫要接見新首相,也不給好臉色看。
中間有一段時間,國王甚至在考慮要將王室暫時搬到加拿大去,這根本不是一個準備與國民同生死的皇帝。設想一下,只要得知國王溜之大吉,那全國上下豈不是軍心大亂?那時希特勒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大搖大擺把軍隊開進來了。
國王突然轉軚,理由何在?影片沒有交代。但偏偏在這部片裏,此事屬於全片之「眼」,或詳或略,都不可不交代。
這樣大的轉折,等於押上國王和整個家族的命運,變化不可謂不大,如非有非常強大的說服力,有突然的感召和頓悟,不可能輕易成事。好像國王一覺醒來,覺得邱吉爾這個老頭「人幾可愛」,讓他如此煎熬很不忍心,於是關鍵時刻拔刀相助,還要提醒他走到人民中去。
以邱吉爾的智慧,還不懂得凝聚民心,反倒要國王提醒?
這是影片一大敗筆。歷史是否如此,還待讀邱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來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