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菲律賓擁有最長的聖誕季,圖為上月馬尼拉一座樓宇的聖誕裝飾
「千島之國」菲律賓,自公元十四世紀才建立國家,出現蘇祿、呂宋等政權,結束土著部落散居各島、各自為政的鬆散狀態。在上世紀中葉,菲律賓與日本、緬甸並稱亞洲最富庶國家,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淘金地。在亞洲經濟崛起之初,菲律賓經濟再次起飛,屬「亞洲四小虎」之一。/沈 言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擁有東南亞最早的輕軌系統,比新加坡還要早三年。然而,綿延不絕的貪腐問題和動盪政局,導致經濟停滯、貧富懸殊、社會分化、治安堪虞,甚至造成外界以「綁架之都」、「菲傭之國」標籤化的刻板印象。
「東方梵蒂岡」
二○一○年盂蘭節發生的馬尼拉人質事件,透過電視全程直播,變成港人的噩夢,集體心靈創傷的陰影,迄今揮之不去。而南海仲裁案更是擾攘一時,險釀軒然大波。
人口破億的菲律賓,既是東方的,也是西方的,充滿異國風情。作為曾經的西班牙、美國殖民地,亦曾被日本佔領,菲律賓歷經歐風美雨的洗禮,融合亞、歐、美多元文化特色,形成了東西合璧的獨特文化形態。今時今日,菲律賓人多有混血基因,宗教信仰虔誠、崇尚自由民主、善待生命萬物、待人熱情殷勤、處事樂天達觀等民族性格,可謂兼容並包。
菲律賓是世界第三大英語系國家,當年亦是美國唯一的殖民地。美國人將重視教育的觀念廣泛散播,奠立菲律賓高等教育發達之基石。而自由與民主等西方價值理念,經年累月,已收潛移默化之效。此外,美式快餐等大眾文化,亦在菲律賓落地生根。
就西方文化澤被而言,在英語主流優勢、西化生活方式之外,尤以天主教信仰最為彰顯。十六世紀初,探險家麥哲倫在環球航行中,意外發現美麗靜謐的宿霧島,登陸後,他向當地首領展示實力,與之修好,並勸服首領接受洗禮,進而以來自西方的十字架歸化當地土著,開啟天主教在菲律賓傳播的序幕。麥哲倫十字架已然成為宿霧最重要的歷史地標,奠立菲律賓島民乃至亞洲人,最早改信天主教信仰之里程碑。
時至今日,天主教信徒已逾全國人口八成,菲律賓因此晉身世界第三大天主教國家和亞洲最大天主教國家,素有「東方梵蒂岡」之稱。菲律賓擁有世界上最長的聖誕季,從十二月十六日開始。全國各地遍布大小教堂,巴洛克式教堂群分別坐落在馬尼拉、聖瑪麗亞、帕瓦伊和米亞高,尤以聖奧古斯丁教堂、阿斯姆史奧教堂、比略奴愛巴教堂最為著名,作為東方天主教文化與建築藝術結合之傑作,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天主教對菲律賓的政治與社會有舉足輕重影響,甚至在馬科斯和艾斯特拉達等總統下台事件中,產生了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美在古意悠然
菲律賓之美,在縱橫交錯的人文歷史。漫步馬尼拉「市中市」西班牙王城,在充滿西班牙古韻的橫街窄巷中穿梭,感受馬尼拉大教堂的莊嚴,聖奧古斯丁教堂的古樸,聖地亞哥古堡的肅殺,恍若穿越歷史長河。夕陽西下,餘暉映射斷壁殘垣,在時代巨輪下,更顯古意滄桑。
菲律賓之美,在無限旖旎的自然風光。「七千島國」恍若太平洋上散落的明珠,碧海藍天,幼沙長灘,蕉樹椰林,烈焰驕陽,奇幻的巧克力山,可愛的國寶眼鏡猴,震撼的水陸兩重天,壯麗的馬尼拉灣日落……濃郁的熱帶風情,令人或陶然沉醉,或怦然心動。
拋卻不愉快的記憶,其實不難發現菲律賓之美。時光倒流的人文歷史,目不暇接的自然風光,熱烈奔放的性情中人,菲律賓的美,動靜皆宜,張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