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都愛看漫畫,別以為漫畫都是無益的「公仔書」;中國早期的長篇漫畫,著名的《三毛流浪記》就已成諷刺時事的經典漫畫,並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版本。我認為三毛這虛構人物在漫畫家筆下塑造得很立體、很成功。三毛這少年,最開始時,只是個上海弄堂裏調皮搗蛋的鄰家小孩,故事中有很多市井幽默,後來三毛還去從軍(但因年齡過小、個子過矮被拒絕參軍)、去流浪。畫面中時常見到三毛捱餓受凍、惹人憐惜。這系列漫畫,借用了小人物來諷刺批判以前三四十年代社會時事,及書寫人民在苦難的環境下堅忍求存。
我自己少年時看的漫畫小說,印象深的有季諾(阿根廷漫畫家)筆下的《娃娃看天下》(由於是名作家三毛譯的中文版,特別吸引我看),主人翁為一位小女孩瑪法達,她喜愛披頭四樂隊,厭惡喝湯。雖然是一個典型的小女孩,不過她關心世界和平、民主和女權,是比她的父母更聰明的女孩,常常語出驚人。這漫畫風格近乎舒爾滋的花生漫畫。作者以小孩影射大人世界的種種世態(如愛管閒事,談他人的是非等),特別吸引對成人世界有遐想的讀者。
日本的漫畫如《小海滴》描述住在阿爾卑斯山的美少女故事,亦令我看得入迷。後來我長大了,即使當了媽媽,我也和女兒一起看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及相關的漫畫書,如《龍貓》、《魔女宅急便》,投入浪漫奇妙的幻想世界。至於我看本地原創的漫畫,有不少成功的作品,例如江記繪的《丁丁企鵝》和《飯氣劇場》,繪得好生動有幽默感,小企鵝角色可愛有親切感。
讀書會的家長時常擔心孩子愛看畫而抗拒文字,我就建議先看馬星原「名著劇場」系列如《乞丐王子》、《格列彿遊記》等,或《悅讀名著漫畫》系列《長腿叔叔》等都吸引小朋友看,能藉有趣的漫畫帶引兒童認識名著。早前看金庸展,有展出李志清的漫畫,他繪畫的金庸武俠人物,正符合想像中的英雄,繪得細緻及生動,一定令人想追看原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