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每一個長者,都應該被好好照顧
冬天是一年的最後一個季節,它既是屬於分別的季節也是屬於團聚的季節。入冬以來,收到了不少長者離世的消息。是的,冬天氣溫驟降,許多長者因為身體機能退化,心血管系統調節能力扛不住氣候的突變,誘發了高血壓或腦溢血而突然辭世。突如其來的變故會讓許多家庭一下子無法適應,故此,與長者每一次相聚,更顯得彌足珍貴。
《孔子家語》中一句「子欲養而親不待」,說出了多少人心中的隱憂。子女是父母一生的寄託,而父母是子女一生的牽掛,待發現白髮悄悄出現在父母鬢角時,總會給子女帶來一種心靈的震撼,原來以為會一直健壯如山的父母也已經開始衰老。隨着年齡的增長,人會愈發變得固執,許多細節亦變得不再注意,所以大多數人總結家中的老人家,就是一個老小孩,動作不靈活,說話一直重複,脾氣古怪還捉摸不定。照顧的時間長了,也有點悄悄地消耗了子女的耐心,因為當父母踏入長者年齡層時,子女恰好處於一個既要照顧長者又要撫育幼子的年紀,無論生活以及家庭都要承受不少壓力,回到家後亦容易顯得耐心不足,每天照顧長者的時間久了,不免也會態度及心情不好,這也引出了一句俗語總結這個狀況:「久病床前無孝子」。
不可否認,長者的人生會給晚輩帶來珍貴的生活智慧,但與長者生活,晚輩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溝通。網絡上曾流行一輯漫畫,站在長者的角度講述,當子女懊惱於父母步行緩慢時,要想想當初自己蹣跚學步時父母給予的引導;當子女抱怨父母善忘,要回憶當初自己學習時父母給予的陪伴。長者曾在年輕時為家庭和社會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在年長時需要得到社會和家庭的反饋和關注,而需要照顧長者的家庭,更要給予長者足夠的關心和理解乃至引導,就如對待一個少不更事的小童。當長者有身體的不適或情緒的不佳時,要及時溝通、予以治療,這或會減少很多意外事件的發生。
過了冬天,中國家庭最重要的團聚節日—春節將會到來,下月將會到來的年三十晚,你的家中將會多了哪位成員,又少了哪位成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