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香港比舞」舞蹈節/楊 騏

時間:2018-01-14 03:15:56來源:大公網

  周末一連三日上演的「香港比舞」舞蹈節,由本地獨立編舞家楊春江主持,匯集八個本地優秀短篇舞作,以及六個來自日、韓、台灣的作品,給二○一八年的香港舞蹈藝術界開了個熱鬧的好頭。

  藉《一代宗師》的經典台詞,舞蹈節分為「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三部分。說的是「武」功,也是「舞」功。

  首日上演的「見自己」部分有三齣本地作品。

  黃俊達的《輕飄飄》脫胎於本地著名作家董啟章的小說《西西利亞》。他從原著中抽取了「假人」這一意象將之演化為「異質的身體」,分別將「畸形」、「肥胖」、「比例失調」這三種異樣的軀體擺上舞台。呈現這些身體本身,就已經是一場新穎的敘事、一個另類的角度、一種鮮明的姿態了,為的就是打破觀眾對舞蹈、對美感的定見。黃俊達說:「如果每個人也是跟隨一種世俗的審美,便會失去自我,變成死物一樣。」直到最後,當「肥胖」的莫鎮彤坦然摘下面罩直視台下的觀眾,《輕》甚至反轉了「觀看」與「被觀看」之間的權力關係。

  邱加希的《睇我唔到》用「旅行袋」及「燈罩」遮蓋她自己,製造出兩層旨趣:一是令我想起《小王子》裏的「帽子」─我們究竟看到的是帽子,還是蛇吞象?旅行袋中的邱加希到底是何種姿勢,勾引起觀眾對未知事物的想像力;二是正因為「睇我唔到」反而更突顯了「存在」的力度,邱加希或將自己藏身於旅行袋中,或將面容隱匿在燈罩下,劇烈的白熾燈光籠罩下,我們看不到她的表情,而她纖瘦但極具爆發力的身體卻更為明晰地曝光在我們視野內。

  曹德寶的《順》呈現的是他向來關心的武術與舞蹈的關聯。街舞、芭蕾舞、現代舞,當有了扎實的舞藝功底,不管是什麼舞種都信手拈來。幾位身形出色的男舞者追趕跑跳樣樣精通,滿台舞影紛飛博得了滿堂彩。這時虛空中卻傳來李小龍論述「風格」的話語,又將演出帶去了智性的層次,磨煉技藝亦是自我修行、自我精進的過程。

  「見自己」即是讓「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成為「我」的一面鏡子,反照出「我」的志趣與心性,進而完成自省的過程。

(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