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虎毒不吃兒/輕 羽

時間:2018-01-14 03:15:56來源:大公網

  中國諺語有雲:「虎毒不吃兒」。文句淺白易明,就是老虎雖然兇惡,但卻不會吃自己的兒子。電視劇為了製造忠奸分明的衝突效果,不少家庭倫理爭鬥故事,卻是刻意營造上一代與子女之間的恩怨情仇。豪門大宅裏,父親不滿兒子更有作為,於是對兒子諸多壓迫;又或反轉過來,兒子怨恨父母沒有加以栽培,於是反面成仇,翻天起浪。

  古語又雲:「無冤不成夫婦,無仇不成父子」,可見夫婦或父子之間,似乎有隔世因緣,冥冥之中有着糾纏不清的情意和恩仇,不知如何解拆,哪裏分清。

  有深度的電影或舞台劇,卻會善用兩代的親情來展示人性的光輝,捬拾皆是。近年令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首推二○一五年的西方電影《抖室》(或稱《房間》)。一位年輕女子,某夜被壞人綁架,然後囚禁於一個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房間內。起居飲食,如廁睡覺,女子往後全都被囚斗室內生活。更甚者,壞人向女子施暴,令女子在斗室內誕下兒子。為了孩子的安危,女子一直忍辱負重,生存下去,直到孩子五歲的時候,女子為了孩子的未來,決心衝破斗室,逃出生天。

  該電影像是一個逃亡故事,但箇中細節是母親與孩子二人互相依賴,互助求生。孩子尚在年幼,其實未懂世事,更不知母親生存的屈辱。母親愛護孩子,不顧自身安危,全都只是希望孩子能見天日。

  舞台方面,前年是布萊希特逝世六十周年,香港不只一個劇團重演其經典作品《沙膽大娘》。大娘在戰火連天的亂世求生,但她一直愛護兩個兒子和一個啞女兒。表面上,大娘是一個唯利是圖的機會主義者,藉着戰禍而到處發財。另一方面,大娘也是深愛子女的父母,希望能為孩子帶來幸福。

  為此,我真不明白世上為何有些父母,會將自己的孩子虐待至死?在現代社會,過於年輕成為父母,對孩子是否真有好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