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肇的筆記《唐國史補》卷上載:郗昂與韋陟(韋安石),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們在議論國朝宰相的人品問題。韋陟問:依你看,哪一個最沒有德行呢?郗昂回答:韋安石啊。話一說完,郗就知道說錯了,不好意思,急忙跑掉。
在大街上,郗昂碰到了好朋友吉溫。吉溫問郗:您為什麼走得如此急急忙忙啊?郗昂說:鬧,剛剛在和韋尚書談我朝宰相哪個最無德,我本想說吉頊的,卻說成了韋安石。說完這一句,郗昂朝吉溫仔細看了看,哎,不對,又說錯了,吉頊是吉溫的大伯呢。
郗昂鞭打快馬,落荒而逃,到了好朋友房琯宰相的家裏。房宰相握着郗的手,熱情地慰問:什麼事將老兄搞得這麼狼狽啊?郗又把事情講了一遍,然後道:我本想說房融最無德的。結果又說錯了,房融是房宰相的父親呢。
郗昂一天之內得罪了三個人,滿朝驚嘆。但只有韋安石和郗絕交了。
這樣的事情,似乎是空前絕後。有不會說話的,但還沒見過這麼不會說話的。這個郗昂,一定有社交恐慌症。醫學上怎麼解釋,我不清楚,但絕對是一種病症。有時,想着不要出差錯,不要出差錯,可偏偏就是出了差錯,太緊張,太關注,往往將事情搞砸。
我在運河邊走路,看到前面來個人,想要錯開他,但是,就在快要碰上時,左一下,右一下,這個方向總是衝着對方去的,對方似乎也有這樣的傾向,你讓我,我讓你,一讓二讓,兩人都笑了。我不知別人會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反而我偶而會有。解決的辦法極簡單,就是自己一直走,不改變方向,就如開車開自己的道,這樣就不會發生錯誤了。
也許,郗昂的心裏確實是這樣想的,怎麼想就怎麼說了,說了大實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