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趙氏兩代書畫傳嶺風藝範

時間:2018-01-13 03:15:39來源:大公網

  圖:趙令彬展出作品回顧其藝術發展軌跡,左為十一歲時的作品,右為後期的作品

  【大公報訊】記者湯艾加報道:由香港美術研究會主辦的「嶺風藝傳兩代情─趙世光趙令彬父子書畫展」正在舉行,共展出趙世光及趙令彬兩代人合共近二百四十幅書畫作品。其中以趙世光書法作品為主;而趙令彬作品則精選了從藝以來不同時期的創作,透過作品的記錄展示了自己的藝術探索過程。

  一九七七年起,趙世光與趙令彬開始舉辦父子作品聯展,至今已有四十年。在二○一六年趙世光誕辰一百周年之際,曾舉辦了一場父子書畫展,彼場展覽梳理了趙世光歷年來的畫作珍品,向觀眾展示了他一生的藝術發展與成就;而今次的展覽則以趙世光的書法作品為主。

  趙世光晚年書法愈精彩

  對於這次的展覽策劃,趙令彬親切地接受了《大公報》記者專訪。他向記者介紹:「父親過往因畫作而被大家熟知,而依個人所見,父親雖畫藝精湛卻未能擺脫老師趙少昂的影子,而他的書法以畫入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晚年八十多歲開始,他的書法作品愈發精彩。父親從未辦過書法的專場展覽,在整理父親遺作時發現了他多幅精彩的書法作品,故是次展覽特選了父親的書法作為展覽重點,與觀眾共享。」

  趙令彬回顧習書畫歷程

  談及自己的作品,趙令彬坦言自六歲起隨父親學畫,父親擅花鳥,而自己喜山水,在學了數年嶺南派筆墨寫畫基礎後便與父親的專長「分道揚鑣」,所幸自己的創作方向得到了父親的支持與鼓勵。一路以來的創作中,自己依循的是「外師造化」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等原則,故作品中融合了西畫的用色及構圖,為自己的創作帶來了一個新的探索方向。

  是次展品,趙令彬選了自己自十歲起至今的作品,可謂一個書畫回顧展覽,也以作品展示了他的創作方向:體現真山真水的形象,又注意表達其背後的意境,力圖達至形神兼備心景交融。他還表示:「希望以此為基礎及新起點,為今後進一步創作開拓道路而起承前啟後之功,希望各方高明不吝賜教。」

  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會長何文匯作為主禮嘉賓出席前日的開幕禮,在會上與觀眾分享了一件往事,他曾在參與籌建文化博物館時,邀請趙少昂捐贈書畫作品作為鎮館之寶,趙世光為此支持與協助他。對於這個事情,何文匯至今依舊非常感激,他指出趙世光對文化發展所作出了重要貢獻。

  該展覽於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展覽廳舉行至一月十五日下午六時。   圖片:大公報記者湯艾加攝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