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歲進士」牌匾其中的兩塊,另一塊懸掛於祠堂
精妙的屋簷,別致的雕刻,斑駁的牆體,古老的杉木,歷經百年滄桑,仍帶有東方城堡的神韻。整個環水樓近四千平方米,繼承了古代莊園式的建築風格,屬典型的客家城堡式圍屋,同時吸收了廣府的樣式。
「四書文章雅士頌,五經才調稚子風」、「仁里春常在,興門福駢臻」……雕刻在環水樓各處的家訓、對聯、遺訓等都是一筆筆精神文化遺產。古老的建築透着濃厚的文化底蘊,崇尚儒家仁義的蹤影在這些雕刻中依稀可見,這是文化的智慧的積澱,更是客家精神的彰顯。
「葉氏祖先希望我們環水樓的子孫後代,像周朝人那樣都具有仁愛之心,做一個完美的人。」葉端雪說,希望廉、孝、信、德這些優秀品質一直傳承下去,成為客家人世代承襲的優良家風。
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高級工程師孫騫表示,「我對客家人總的體會是內斂、有凝聚力,還有很強的家族血緣意識,從很多客家圍屋的情況看,通常是靠個人品行將一個大家族凝聚在一起,環水樓最大的特點就是重視教育和家風突出。」
「我看過許多客家圍屋,但很少有將祖訓直接刻在房子上的,大都只是記錄在家族的族譜上。由此可見,環水樓的祖先重視家風的程度。」孫騫認為,這些祖訓寄託着客家先祖對後代的諄諄教誨與美好期望,對於傳承弘揚客家精神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如今,每年的大年初四,部分葉氏後代和周邊村民還會聚集在環水樓拜祭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