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國一所幼兒園教唱的兒歌因涉嫌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而引發了激烈論戰。這首名為《Chang小小中國人》(Chang le petit chiniois)的兒歌大意是:「Chang在板櫈上面坐,米飯開吃好快活,小眼睛瞇瞇,又小又迷你……Chang你坐上船,人字拖腳上穿……抬頭看到大猩猩,乒乒乓乓打起來」。插畫配以頭戴越南三角斗笠的卡通人物,一碗米飯和一雙日式拖鞋。
法國反種族歧視協會主席Dominique Sopo在Fb發文稱,這首兒歌充斥着對中國人的粗俗刻板印象,對中國人甚至亞裔人群進行了簡單刻畫,對其外貌做出令人作嘔的影射,這違背道德。
有些文章將主人公Chang譯為「張」,這起事件也被稱為「小張」風波。有人認為如今法國還存在這種充滿愚昧刻板印象的兒歌,是種倒退。但也有人說,並未在兒歌中感到惡意和冒犯,無傷大雅。
不過,Chang的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帶明顯歧視意味的Ching-Chang-Chong,或者Ching-Chong,其比較權威的解釋是「傲慢的非亞裔人士認為亞裔會說的唯一的詞」。也有一種解釋認為這是清朝時移民美國的中國淘金者的自稱,後逐漸演變成針對華人的「最著名」的歧視稱呼之一。據說,二十世紀初美國的華裔或亞裔兒童就常被一首名叫《Ching-Chong》的兒歌欺負。
二○○二年,NBA球星奧尼爾曾因使用Ching-Chong向姚明喊話而不得不出面道歉。去年十月,有中國女生在羅浮宮旁的星巴克購買咖啡時,杯子上本該寫名字的地方,被店員以Chong代替,在網絡上掀起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