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風一樣的奇女子\沈言

時間:2018-01-06 03:15:42來源:大公網

  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當世人尚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之中,作家三毛在曉風中溘然而逝。

  她是風一樣的奇女子,三歲讀張樂平《三毛流浪記》,後遂以「三毛」為筆名,「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流浪遠方」,用足跡丈量世界,走遍萬水千山,以筆觸見證人生,寫就萬千美文。

  她用四十八載的生命,任性放逐,率性流浪;她以不足半世紀的光陰,追逐真愛,擁抱遠方。一如她說:「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在流浪。」

  她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典範人設。在文字的世界,信手記錄異國他鄉的曼妙風情;在人生的旅途,恣意揮灑行雲流水的多情文字。

  對於讀書,從不在意博聞強記,她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裏。」

  對於旅行,從不計較功利目的,她說:「旅行真正的快樂不在於目的地,而在於它的過程。遇見不同的人,遭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種種的困難,聽聽不同的語言,在我都是很大的快樂。雖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更何況世界不止是一沙一花,世界是多少多少奇妙的現象累積起來的。我看,我聽,我的閱歷就更豐富了。」

  在她終結塵緣的時刻,恰是七零後、八零後開始痴迷她的年代。初讀《撒哈拉的故事》,當遠在天邊的沙漠傳奇,化作真實的夢幻幸福,如閒話家常般娓娓道來,方覺大千世界有着書桌以外的詩和遠方。從此,悉心搜羅所有著作,巨細無遺,如飢似渴。從《雨季不再來》、《稻草人手記》、《哭泣的駱駝》、《溫柔的夜》、《背影》、《夢裏花落知多少》,到《萬水千山走遍》、《送你一匹馬》、《傾城》、《談心》、《隨想》、《我的寶貝》、《鬧學記》,每每如獲至寶,愛不釋手。

  喜歡她的灑脫文字,迷戀她的精彩閱歷,欣賞她的不羈態度,崇拜她的自由思想。也許,對其著作之具體而微記憶,或隨歲月流逝而變得印象斑駁,但她作為付諸行動勇於追夢的精神象徵,卻早已深植心中,沉澱為花季時代文學夢想與人生理想的不滅青春印記。

  她曾說:「我愛哭的時候便哭,想笑的時候便笑,只要這一切出於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因此,她的文字從不粉飾,她的人生從不偽裝。

  讀她千遍也不厭倦:讀她的孩子氣與好奇心,讀她的真性情與正義感;讀她的特立獨行與機智勇敢,讀她的善良純真與浪漫多情,讀她的樂觀豁達與幽默風趣,讀她的倔強好勝與熱情豪爽,讀她的敏感憂傷與悲天憫人,讀她的異域情懷與中國情結……

  在《如果有來生》中,她立下誓言:「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裏安詳,一半在風裏飛揚;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如果有來生,要化成一陣風,一瞬間也能成為永恆。沒有善感的情懷,沒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裏灑脫,一半在春光裏旅行;寂寞了,孤自去遠行,把淡淡的思念統帶走,從不思念、從不愛戀;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隻鳥,飛越永恆,沒有迷途的苦惱。東方有火紅的希望,南方有溫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殘陽,向北喚醒芬芳。如果有來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為永恆。」

  在沒有「愛別離」的天國,想必你早已成為一棵大樹,化作一陣清風,變做一隻飛鳥,將每一次相遇,都化為亙古不變的永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