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
【大公報訊】記者李亞清報道:為使大眾加深對本土文化與社會發展的認識及了解,以及加強廣彩手藝的保育傳承,「香港瓷藝90年─粵東磁廠」展覽自今日起於銅鑼灣時代廣場露天廣場舉行。展出「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借出,包括《80年代織金人物台灣鶯歌白瓷圓果盒》、《織金美滿家庭》等在內的一百二十餘件珍品,創作年份由上世紀三十年代至今,見證時代變遷。展期至本月二十一日。
正值「粵東磁廠」成立九十周年,曹志雄於昨日的開幕禮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分享瓷廠的故事。「粵東磁廠」於一九二八年在九龍城設廠,全盛時期有彩繪師傅三百餘人,隨着社會發展,本地手工業衰微,如今成為本地碩果僅存的廣彩瓷繪作坊,它的發展過程堪稱香港早期工業的一個寫照。
傳承前景 面臨困境
曹志雄講述這九十年間廣彩瓷製作工藝上的變化:「上世紀五十年代前,廣彩瓷全部由師傅手繪完成;六十年代時,由於供貨需求大、交貨要快,便有了刻印技術;八十年代後又產生了印紙技術,如以貼花紙取代手繪花邊。」如今,廠內懂得手繪廣彩瓷的師傅只有四位。
說起傳承前景,曹志雄表示現時有一些年輕人學習廣彩瓷繪,但多數只為興趣,不會將其當成事業,不過他對此並不反對:「學到的就是修為。」他認為土地資源緊張也是令香港廣彩瓷在傳承面臨困境的原因:「我們擁有自己的廠房,不用交租;也有生意做,可以應付到經營開銷。現在這樣的環境不多了。」
港彩瓷繪 中西合璧
除了傳統的廣彩瓷,港彩瓷亦在是次展覽中展出。曹志雄闡釋港彩瓷繪的特色:「港彩瓷融會西方圖案,加上廣彩的傳統花邊特色,可以說中西合璧,是一種fusion(融合)。」
曹太太在現場補充說,本港多間大酒店的中菜廳都有訂購他們的瓷器,如文華東方、四季、君悅酒店等。四季酒店每年新春前會訂購生肖的瓷器送給客戶,狗年將至,瓷廠現在正在構思狗的圖案,還未選定用哪一種狗。她又稱,瓷廠平日有不少遊客光顧,日本客一團團地上去。早前也有福建的客戶訂購,廣彩在內地雖也有師傅,但對方覺得粵東的出品較靚。
展覽期間,頗具彩繪經驗的張錦平將即場示範傳統的手繪瓷構圖工藝,以純熟的技巧展示多款瑰麗的廣彩圖案,為市民送上祝福。記者採訪當日,張錦平不消幾分鐘就將一個碟繪出廣彩圖案,人物活靈活現。他將對彩繪瓷的喜愛娓娓道來:「我少時喜歡畫畫,放學後就走去彩瓷廠看師傅畫畫,但師傅不喜歡別人看他畫,便把門關上,還差點夾到我的手指。我便央求父親為我找一位彩繪師傅,學了三年後出徒,一畫就是五十多年。」
圖片: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