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舊時生活/過來人

時間:2018-01-03 03:15:46來源:大公網

  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大部分人都住在寮屋或唐樓板間房/作者供圖

  在香港,像筆者這樣年逾花甲的朋友可謂多不勝數,這一批生長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人,部分是香港土生土長,部分是由內地移居至此,他們大部分都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經歷過窮困的日子,儘管像李嘉誠一樣的富豪,當年也是憑着一雙手打天下,然後慢慢累積財富。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數字,在一九六六年的時候,香港的GDP只有一百四十二億八千二百萬港元,到了五十年後的二○一六年,已經增加至二千四百八十九億一千零九十萬港元(超過十七倍),當然,這種比較並不科學,因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一個普通工人的月薪只有百餘元,即平均每日只能賺取四五元薪金。

  可能大家會問:四、五元的日薪怎麼維生?以今日的生活水準,這種擔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搭一程最便宜的交通工具—電車,也要二元三角,對年輕一代來說是無法想像的。不過,這一代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捱過來,並且成就了今日的東方之珠,不僅是香港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社會發展史上的奇跡。要了解筆者這一代人如何在困難中掙扎,就得了解當時的物價水平。筆者舉幾個簡單例子大家就會明白,例如今日賣二十多元一碗的雲吞麵,當年只售一毫子,而今日賣八至九元一條的油炸鬼,當年也只是斗令(五仙)而已,至於香港美食之一的菠蘿包,今日賣四至五元一個,但當年只賣毫半子兩個。為了飽肚,當年很多一家大小都以腐乳送飯,什麼營養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五十年代的香港,居住問題並不像今天般矛盾凸顯,那個時候,香港沒有公共房屋,三百萬港人不是住在寮屋,就是住在唐樓板間房,生活環境雖然惡劣,但勝在租金廉宜,而且大夥兒都如此,彼此就沒有太多要求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