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十一月首次訪華期間,曾向習近平伉儷展示其外孫女阿拉貝拉唱中文歌、背古詩的視頻,該視頻隨後在網上迅速傳播,受大眾熱議,除了大談表演精彩外,另一是大讚阿拉貝拉身上那套中式旗袍,令人驚喜。據悉設計師為襯貝拉的白膚色,用了流行的珠光粉色,粉紅是大部分小女孩喜歡的夢幻色,象徵着天真爛漫;小旗袍選用玫瑰、蝴蝶圖案,凸顯女孩的熱情和活力,蝶兒圖案又是中國人所愛。
旗袍確實一向為中國人所喜愛。旗袍不會老,中國兒童、少女穿旗袍,特別可愛;尤其是美麗的女子,穿旗袍特別好看,即使是上了年紀,穿旗袍也顯現出女性風韻。
人們為何喜愛旗袍?也許因看了張愛玲筆下之穿旗袍的女子,有着極瀲灧韻味?也許是看了電影《色,戒》裏穿旗袍之湯唯令人驚艷那一剎?又或許是看了《花樣年華》裏婀娜嫵媚的張曼玉?旗袍能演繹美態各異,其情純一吧!
沒有任何一件衣服,像旗袍那般令人遐想萬千;但見很多經典文學或影視畫面,女角穿旗袍,走過街頭,走過小巷,走過煙火人生……錦繡的絲線,雅麗的花紋,伴隨着身體的曲線妙曼生姿,浮光倩影,讓人心魂盪漾。
然而在我眼裏,旗袍的吸引力,不僅僅是一件華服這麼簡單,更是可以體現人生一個新階段。
時光荏苒,轉眼我的女兒亦已亭亭玉立。她中學校服是寶藍色的淳樸式旗袍,畢業後沒能再穿了;我年輕時的一件摯愛之旗袍,是紅彤彤的嫁衣,當時穿着在身上的我,眼裏有我閃亮的幸福未來。
今日,我已穿不上當年舊裳,眼角也生了歲月之紋;那件旗袍嫁衣,是否可以從衣箱取出交給我女兒?嫁衣,是用來嫁接時光的,將我們從少女的時空帶進少婦的光陰去。
我心裏常常想:如果有一天,青澀懵懂的女兒出嫁,不知道會否也穿一件摯愛之旗袍?是桃紅?玫瑰色?寶石紅的嗎?不知道她知否,穿上嫁衣,她便穿越一個人生的新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