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對於初來香港的人是最便捷的,換乘方便、不會迷路,也節約時間。相對的士價格而言,港鐵車費也是合理的。去年,我用八達通加盟了港鐵友禮會,搭乘港鐵進行積分計劃,積分可兌換很多商品或參與活動。我定期都會收到港鐵友禮會發來的郵件,分享着香港鐵路發展的每一個新資訊,眾多紀念活動加強了港鐵友禮會的凝聚力。對於我這樣的香港常客而言,港鐵是一個溫暖的家園。
前些年帶父母來香港,給他們辦了綠色「長者八達通」,不管乘坐港鐵、巴士或渡輪,都是二元港幣。父母定居北京,北京地鐵早年票價一律二元,近年改為按里程分段計費,對老年人無任何優惠,分流了老年乘客,因為地面巴士對老年乘客是免費的。
北京城市管理接近北方性格,早年地鐵一律二元、巴士一元的票價策略,終究被公交運營市場化所改變。但粗中有細,北京巴士是分段計費,車上要刷兩次交通卡,以里程計費。不少乘客有時下車忘記刷卡,那只能算作終點站車費自動扣除、且無優惠。
與北京相比,上海公交收費更為精細。上海巴士是上車一次性刷類似八達通的交通卡,不管遠近一律二元,若有同站換乘,再上另一車只要一元車費。這種計費對於乘客方便,但運營設計者腦汁絞盡。老人在滬不管乘巴士還是地鐵,都是正常繳費,據說已將車費補貼通過社會福利系統補貼到了上海本地老人,外地老人在滬公交出行就無京港福利了。上海的士有三種價格產品,起步價十二元只限遠郊區內經營、不得跨區、不得出滬;十四元起步價是後備箱小的車型;起步十六元則是後備箱大的便於放大行李的車。如此細分,唯有精明的上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