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老人冬季不宜早起

時間:2018-01-01 03:15:21來源:大公網

  圖:港人善用湯水養生   資料圖片

  中醫養生之道在於機體氣血陰陽配合身心靈整體的動態平衡,以及與大自然、社會、人群的協調和諧。香港中醫學會原理事長、註冊中醫師俞明珠認為,中醫養生可從精神、環境、房事、飲食及運動五方面來調養。「人體五臟失調會引起不同情緒反應;反之,情緒又會影響五臟。」她說,精神養生首重心態和情緒的調攝,不狂喜、不大悲、不嗔怒、不驚不憂不恐;因社會競爭激烈、資訊龐雜、物質享受層出不窮,現代都市人往往思慮過度,素不寧心,以致睡不安、食不香、便秘結,影響人體的神經及內分泌調節。

  俞明珠續指,香港空間狹小,空調長開,應注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運動方面宜動靜結合,重在適度,氣功、太極、形意、靜坐、按摩皆是不錯選擇。她提醒,不少老人家「聞雞起舞」晨練,特別在冬季,初陽未啟,陰寒未散,不宜暮年之人早起。

  日本厚生勞動省去年七月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男女平均壽命統計」顯示,香港男性平均壽命81.32歲,女性則達87.34歲,蟬聯全球男女人均最長壽的地區。俞明珠分析說,港人長壽主要有五個原因:

  安分者眾,樂善者多。安分者,自食其力,自得其樂,心為之舒;樂善者,心胸開廣,肝氣疏達。故雖生活節奏急促,工作拚搏辛勞,卻在精神層面上達至調適。

  積極向上,終身進修。港人愛讀書,接收資訊迅速,包括許多中醫藥健康的教育,保健養生講座普及,受益良多。人之進取心,可延續生命的活力,可祛除因生活壓力易產生的頹廢消沉情緒,有益身心。

  識飲識食識煲湯。煲靚湯是香港飲食文化的精髓,湯材少不了黃芪、黨參、淮山、杞子、茯苓、百合、沙參、玉竹等,均有抗衰老的機理,寓醫於膳,藥食同源,增強身體的正氣以抗衡西式飲食易產生的偏頗。

  臨山水而居。香港雖地狹人眾,也是世界上山水與城市最靠近的地方之一,且有良好的行山設施。山是最好的清除日常生活中微波、電磁場污染的地方,港人多愛行山。

  完善的防疫、醫療制度及長者服務。香港擁有先進的現代醫療體系,救護服務迅速周到;香港分為十八區,均設有老人中心和老人院,除提供生活和保健服務外,還展開各種興趣班、活動,組織旅遊,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